浙江在线09月21日讯 “再核对一遍图模,仔细检查一下。”为进一步完善智能电网试点工程建设,迎接国家电网公司的工程验收,最近配电运检工区把海曙区智能电网试点区域盯得牢牢的,所有的线路,电操、CT等自动化元件以及配电终端的安装都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和应用,为更好的普及运用智能电网打好坚实基础。
据了解,今年,宁波电业局检修公司配电运检工区作为国家电网第二批配电自动化试点用户,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部署,全面推进配电自动化建设。目前,宁波市海曙区147条10千伏线路、465座配电站(开关站、环网单元)已投入自动化运行,并实现调控一体化管理。依托配电自动化系统,海曙区配网平均故障隔离时间由53分钟下降为8分钟,电压合格率由99.65%提高到99.95%。
前不久的中山变10kV国大519线跳闸,调度人员曹华坐在调度大厅内,第一时间通过配电自动化系统根据自动化终端上传的故障信号发现故障原因,只用鼠标轻轻点击了几个按键,通过办公室内的遥控操作就将故障点迅速隔离,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该线路恢复供电。“如果没有智能电网,这样的故障需要操作人员到现场逐级巡线排查才能确定故障点,整个处理过程通常需要2个小时。”电缆运检班工作人员李俊杰说,在实施配电自动化试点建设工程之前,宁波的配网调度员根据一季度更新一次的CAD单线图纸进行调度,图上没有联络电缆命名,没有开关间隔命名,更没有实时的遥测数据和开关位置,需要到现场去勘测电气设备的电流、电压、功率、开关状态等实时数据才能检查出故障和设备运行情况,这种调度模式被称为“盲调”。
而如今有了智能电网,就相当于给配网调度装上了眼睛和四肢。现场电气设备的各项“器官”运行数据源源不断地传入主站系统,配网调控人员只要呆着调度大厅里,就能在智能电网上读取这些信息,足不出户就能掌控所管辖区域的配网的运行方式和状态。这样的远程操作模式,不仅缩减了人力资源成本,还大幅度降低了现场倒闸操作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
如今,配电运检工区正进一步完善这张智能电网,为了提升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设备利用率,降低线路损耗,消减线路末端,工区还优化了配网,将城区一些老化、迂回线路更换、“拉直”,进行了全面的配网改造。在此基础上,整个试点区域实现了配电自动化终端和通信网络全覆盖,所有环网柜进线开关实现了“三遥”功能。试点区域内的配网一次网架结构将更为合理可靠,运行方式将更加经济灵活。
与此同时,在吸取了海曙智能电网试点推行的基础上,配电运检工区将进一步扩大智能电网工程覆盖率,江东、江北片区的配电自动化改造也在陆续进行,江东区80个配电站、江北60个配电站已顺利完成一次设备改造,电操、CT等自动化元件已安装完成。(吴桑桑)
- 服务工业经济努力增供扩销 玉环县供电局努力保增长促发展
- 金华电网220千伏变电站扩建优化施工显效益
- 从容应对尖峰时刻 衢州电力局迎峰度夏工作回眸
- 浙江省电力公司承担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
- 衢城有群“最美”保电人 默默无闻作出贡献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