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22日讯 9月21日中午11时30分,丽水龙泉市锦溪镇下锦村的村民陆续回家吃午饭。75岁的黄先球手捧账本,走街串户,忙碌起来。
老黄是村里的农户辅助调查员,作为国家统计调查队伍的最基层成员,他定向联系10户“样本”农家,不仅监督他们记录的日常收支,还要定期汇总、计算,向统计部门上报农村家庭的收支数据。
这个中午,老黄至少要走5户人家,晚上再走5户,把“样本家庭”3天内的收支记录核对一遍。
记者跟着老黄穿梭在村里纵横交错的小巷,当天核查的第一户是52岁的张水明家。老黄还没迈进大门,女主人邹玉莲就进屋去取“农村家庭收支登记账”。
在下锦村,每户“样本家庭”都有这样一本账,一个月更换一次。记账户每隔5年更换一批。
在张水明家9月份的账本上,大到毛竹收入505元、房租收入6000元、小孩在杭州读书花费9000元,小到3元钱购买的一瓶啤酒,事无巨细都有记录。
张水明说,以前家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卖毛竹、种木耳,一年净赚三四千元。现在大女儿在外打工,自己偶尔跑运输,每个月能收入三四千元,家里的一层房子出租做小店,每月还有500元租金收入。他家的账簿支出上,不仅增加了牛奶,每月购买的香烟也由3元的“雄狮”变为13元的“利群”。
“十年前,村里根本就没人敢想,能让孩子到省城去读书。”因为家里经济情况好起来,夫妻俩把儿子送到了杭州的“绿城育华”读高中,孩子每个月1500元生活费,成为家里最大的开销。
“账记得越细致,数据分析就越准确。”做了31年统计工作的老黄,翻开手里厚厚的一沓旧账册,几十年的账目历历在目——2002年,下锦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只有3839元,2011年达到7900元。
手里钱多了,买的东西就多了。“过去买冰箱、彩电就不得了,现在购买小汽车。”老黄说,在统计局随机抽取的10户“样本家庭”中,2户人家买了小汽车,1户买了面包车,手机几乎人手一个。
在去往低保户谢宝全家的路上,老黄告诉记者,10年来,村民教育、文化支出的比重越来越大,稍微富裕点的家庭,年轻人都要考驾照,一些村民还喜欢出去旅游。
59岁的老谢患有严重的乙肝,他的账本上,医药费占据很大篇目,每天吃药就要花掉50元钱。“多亏有了新农合保险。”老谢说,他患病十几年,最近两年的看病支出越来越少。“住院报销40%,去杭州看病,自己只出了几千元。”老谢的账本上,固定记录着每月领到的低保户补贴115元,家里还有6亩田流转在外收租金,全家“吃吃够用了”。
走完5户人家,已经接近下午2时。老黄说,他多年和数字打交道,工作十分繁琐,但是看到周围的村民越过越好,也就干得更带劲了。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