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25日讯 东晋永和九年,40余位文人雅士齐聚绍兴会稽山阴之兰亭,作诗抒怀,集成后来的《兰亭诗集》,成就了王羲之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而兰亭也成了中国书法之图腾,文人的信仰。
1660年后,在兰亭胜地,西泠故土浙江,年轻的兰亭书社正在发挥浙江书法高地的优势,凝聚力量,赋予“兰亭”两字以新生,探索当今社会的书法新出路。
今天,以兰亭的名义,一场书法盛宴的“集结号”——兰亭书法社双年展已然吹响。
兰亭书法社双年展从6月初开始征集作品,到7月15日截止。173幅杰出书法作品应邀从世界各地“飞抵”杭州。这种国内罕见的大规模和气势,让全世界书法界的目光在这里聚焦。
从传统篆书到融入西方绘画、设计等抽象元素的现代作品,从年轻的80后到90多岁的老书法家,从专业书法家到书法爱好者,这173幅作品是如何征集来的,作品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展现书者怎样的人格和精神?我们采访了部分书法家,讲述征集背后的故事。
最年长
86岁书法大家刘江
艺术是一种品格
今年已86岁高龄的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执行社长刘江,是本次双年展内地年龄最长的参展者。
有人说,书法是时间的艺术,如包浆,越久越纯厚。对此,刘老却非常低调,“年龄和阅历并不能对书法起到决定性作用,至多是锦上添花。我也需要和大家相互学习。”
为了此次双年展,刘老精心挑选了一幅早年的得意之作《忆江南》。一行圆润流畅的篆书“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加之以字幅左侧楷书的《忆江南》全文,书风俊朗,苍然古高、浑然天成。将古杭州的风情尽显无疑,也让观者体会到了刘老对杭州的一片深情。
刘江自幼喜欢书画,承家学,1945年入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预科习绘画,后又求学于浙江美院,师从潘天寿学习书法、篆刻。他是中国美院近50年传统书法教学的继承者,也是当代中国颇具影响力的篆刻书法家,诗书画印俱全。
“随着时代发展,书法创作也需要创新精神,但必须重视学术根基,学识修养,真正做到回归传统再创造。”刘江说,书法爱好者需要通过学习来理解传统。首先要学习传统古文字书法的优秀成果和技法。再通过不断练习,熟记于心,熟练于手,然后将自己不同的体会融入进去后,才能创作出属于自己风格的优秀书法作品。“在能体现书法精神的基础上,其他方面我们都可以作一个新的发展和探索。”
去年年底的某个书画展,刘江受邀参加。当轮到他发言时,瘦削的刘老走到话筒前的第一件事,就是脱帽并向其他参展书法家深鞠一躬,然后又向台下所有的来宾深鞠一躬。刘江谦逊的举动让在场所有人大为感动,也在日后成为美谈。
而此次因为双年展之事,需要电话采访刘老。虽然刘老年事已高,耳朵背了,但他依然很认真地让儿子帮他转述,然后一一作答。没有一丝一毫的虚饰与矫情,充分体现了老一辈艺术家谦虚务实的学者情怀和沉稳处世的达者风范,让人崇敬。
最年轻
80后书法女博士王佳宁
地上捡起的招生简章改变命运
1982年2月出生的王佳宁,是这次兰亭书法社双年展最年轻的内地参展书法家。目前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任教的她,同时也在中国美术学院攻读书法博士。
“一接到邀请函,我就专门花了好几天准备参展作品。”王佳宁说,虽然自己主攻现代书法,但这同样需要扎实的传统书法功力。这一次,她专门写了一幅传统草书作品《燕京感怀》来参展,“因为外界有观点认为传统书法是现代书法书法家的短板,我想证明自己。”
得知自己是本次双年展中最年轻的内地书法家时,王佳宁非常惊喜:“这还得多亏当年我在地上捡的那张招生简章呢。”
王佳宁说,虽然受书法爱好者爷爷的耳濡目染,自己从7岁起就开始练书法。但她一直把书法当做业余爱好,并没有进行专业的训练。“直到上大学前,我在书法上的最高成就大概就是做班级书法课代表。”
2000年,王佳宁来到中央美院上高考考前班,准备报考中央美院的油画专业。有一天她无意中在央美附中门口捡到了一张中国美院的招生简章。“当我看到有书法专业在招生,而且我多年来一直敬仰的老师也在校任教时,我眼睛都亮了。”王佳宁随即决定,回家复读,自己非中国美院书法专业不上。
2002年,王佳宁如愿以偿考入中国美院书法篆刻专业,开始了专业书法的学习道路。并在硕士和博士阶段师从现代书法大家王冬龄,着力研究现代书法。
此次双年展的主题“无界”也让王佳宁非常认同。“我觉得书法就是没有边界的,应该从书斋走向大美术,从小群体走向全民。”王佳宁说,大众可以利用自己的所长来挖掘书法的另一种美。比如西方的绘画、设计等抽象的元素都可以取其精华,加入传统书法中,成为现代书法,“可以说,现代书法就是传统书法与西方当代艺术之间的一座桥梁。对于将书法推广向世界,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 “无界:兰亭书法社双年展(2012)”9月28日开幕
- “五个一工程”颁奖典礼 六个艺术类别浙江样样有奖
- 兰亭书法社双年展28日开幕 来参加微博书法展吧
- 宁波数字影院遍布城乡 电影票房高升文化艺术传播广
- 湖笔文化节开幕式上慎召民将再现巨笔书法风采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