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尧然在展示他收藏的贝螺
浙江在线09月26日讯 73岁的苏尧然,耗半生时间收藏贝螺。他有个“家庭贝螺馆”,藏有一千多种贝螺,其中不乏龙宫翁戎螺这样的珍品。好东西要与人分享,苏尧然的寂寞莫过于知音难觅,温州收藏古玩字画的人不少,收藏贝螺的人却屈指可数。他深以为憾:贝螺是多么巧夺天工的天然艺术品啊!他曾用半年薪水换一只美丽的螺,40多年走了20多个国家搜集这些宝贝,每天目光抚摩过自己的上千件藏品,他觉得无比满足。
那些年,苏尧然收藏的贝螺
找到苏尧然的“家庭贝螺馆”一点儿也不费劲,锦春大厦的管理人员对这位收藏贝螺的老人十分熟稔,会很热心地指点你怎么走。
我是周六的下午去的。百度里没找到他的电话号码,我没有预约,但他还是热情地把我迎进了他的贝螺馆。他在门外贴的一张告示上写着,贝螺馆每周一至周六都对参观者免费开放。
客厅被布置成了贝螺展厅。展示柜倚墙而立,摆满了千姿百态的贝螺。“太多了,都放不下,有些品种还没展示出来。”他摇着头,又带我去看阳台和卧室的藏品。
现在,苏尧然收藏的贝螺有一千多种,以国外的螺为主,有奥陶纪的贝,螺玉化后的化石,有极为珍稀的龙宫翁戎螺、有“螺中皇后”南非蝾螺,象牙形、螺旋形、洋葱形、心形,千奇百怪。
当过教师的苏尧然,真是个出色的讲解员。他娓娓而谈,每个贝螺都有一段美丽的故事和传说。苏尧然说,每次有人来参观,他必定会介绍几种贝螺:
首先是白天吸水深潜、夜里排水浮上来觅食的鹦鹉螺。他赞叹它在现代仿生科学领域的运用,“美国在1954年建造的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为什么命名为‘鹦鹉螺号’?原因就是它是利用鹦鹉螺的生理构造设计制造的。多奇妙!”
他用感性的辞藻描述生活在热带海洋的浅水珊瑚礁间的“贝中之王”砗磲(注:砗磲,读音为chē qú ,是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一类大型海产双壳类。),“砗磲的两肩贝壳合力大得惊人,落入壳内的锚链它能斩断,还能把铁棍拧弯!多么顽强的生命力!”
还有缀壳螺,它有着非常独特的习性,会选择一些贝壳、砂石、杂物,把它们用分泌液粘在自己的壳体上。“有意思的是,它不是杂乱地将其胡堆在自己身上,而是十分严格地从种类、色泽、形状上进行筛选,取一定的形式和方向呈螺旋形或放射状黏合,它们就像服装设计师,给自己制作了一件独一无二的时装!”
被苏尧然视为“镇馆之宝”的是龙宫翁戎螺,他说,这种螺在地球上已存在了几百万年,实在是活化石。因为它生活在4000米深海,非常难得,据说全世界一年也仅能捕获三四只。
从厦门到意大利,
寻“螺”路上故事多
“一个人真正喜欢一样东西,也找不出十分的原因,我对它可以说是一见钟情。”苏尧然对贝螺的那份痴迷,持续40余年仍不减热度。
他收藏的第一只贝螺,是一只“唐冠螺”。30多岁时,一次出差到厦门,在贝螺市场上与那只唐冠螺不期而遇,苏尧然被它的美惊呆了。“它那么美,就像一顶唐代武士的头盔!”那只螺卖300元,他那时在温州栲胶厂工作,一个月工资是50元。但他还是咬咬牙,拿出整整半年的工资,换回了那只美丽的螺。
回温州后,苏尧然无意中看到一些资料,说唐冠螺只是一般的螺,根本不值那么多钱。但他不仅没有后悔,对贝螺的兴趣更浓了,买了很多相关的书籍,潜心地研究这些宝贝。
到了上世纪90年代,苏尧然跟随儿子去意大利定居。意大利安科那虽是个只有20万人口的小城市,却有规模不小的贝螺集市,展出的螺有数千种。还有不少贝螺收藏家。苏尧然大喜,他觉得自己终于有了收藏的条件。
一次去集市,苏尧然认识了贝螺商Z先生,其家族几代收藏贝螺。Z先生收藏的贝螺让苏尧然眼界大开,那里陈列着全世界各种精美的贝螺,苏尧然激动得心脏怦怦直跳。但按他当时的经济能力,却买不起这么好的螺。Z先生建议他把国内的螺带出来同自己换。此后,定居意大利的13年间,每次回国,苏尧然都会专门去北戴河、海南、青岛等地收集贝螺,带到意大利跟当地贝螺商“物物交换”。
出国旅游,第一要务也是买贝螺。苏尧然走过欧洲多个国家,每到一地,第一件事就是问导游哪儿有贝螺卖。因言语不通,有时导游也翻译不出他要的螺的名字。他把贝螺的图片都放在身边,到了一个地方,指着图片:“这些!这些!”每次回国,苏尧然的行李箱里都塞满了贝螺。临行前,他精心地把每一个贝螺都包裹好,路上稍有不平,就把行李箱扛在肩上。
收藏家都有这样的体验:有时为找一只贝螺,要寻寻觅觅好多年。而有时也会有意外的收获。苏尧然记得有次到北戴河,沙滩上有几家小铺,都是渔夫的家属经营的,他来到一家铺前,眼睛就亮了:有个螺一圈圈纹理一凸一凹(这在螺里是罕见的)。而卖螺的人显然不懂这个螺的珍贵,他以8元购得。旅游归来后,他查了书,果然稀罕,名“文字蛾螺”。
微螺,是螺的幼体,市场上根本无法买到。苏尧然把刚从海里打捞出来的处理不干净的螺,拿刷子刷,里面会有沙粒掉下,微螺就可能躲在沙子里。它仅针孔大小,颜色和沙子相同,需在显微镜下用针把沙粒排列,一个个寻找,眼睛都盯酸了。那天,他“炼”到第一个微螺时,欣喜若狂,逢人就说自己找到了。至今,他已用同样的方法获得4个这样的微螺。
贝螺背后的科学精神
苏尧然说,贝螺的种类大约有11万种,要搜集全自然不可能。有的人因为自己的藏品丰富,种类齐全,拥有极品而感到满足。但苏尧然显然已经玩出了一种境界,他说:“现在多一个螺少一个螺我已不在乎,其对生命的启示,对思维的启发,才是我最看重的。”
贝螺和贝螺后面的知识,他积蓄了几十年,这是一笔无形的“财富”。苏尧然现在最爱做的,是让更多的人来他的“家庭贝螺馆”参观,普及贝螺文化及海洋科普知识,把自己的这笔“财富”与更多的人分享。
现在,他的“家庭贝螺馆”被市科技局列为科普基地,市教育局专门发了组织学生观看贝螺精品展的通知,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也组织来学习参观。每次接待来参观的学生,苏尧然都忙得不亦乐乎,他细细讲解,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兴趣。
他让孩子们了解,他珍视缀壳螺,因为它改变了自己的形态去适应环境。适者生存,维那斯骨螺为什么全身长满利剑般的螺刺?为的是像锚一样发挥稳定的作用,使自己不被强大的海流冲走。他提醒孩子们仔细观察鹦鹉螺的壳体结构,还有“美术设计与机械力学完美结合”的梯螺,双壳极度扭曲的扭魁蛤等等,读懂了这些自然界巧夺天工的构造,就能产生很多仿生的创举:美国的核潜艇、迪拜的“无限塔”、德国的宇宙科学中心、中国的重庆自然博物馆等等,无一不是仿生学上的应用。西印度铅螺,柔软的身体怎么能背负那样的重量?真是不可思议。左旋螺为什么会违反天体运行规律生长?还是未解之谜。
安静的贝螺经过苏尧然的整理、讲解,显示了它的生命和魅力,给人们以启迪、感悟。“我希望孩子们来我的贝螺馆,不仅仅是欣赏贝螺的美丽,还能获得启迪,萌发研究的兴趣。”苏尧然说,他问过很多孩子,人生要用什么来装备自己?“孩子们给我的答案大都是‘知识’,但我更想让他们领悟的是科学的精神。”
有一次,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院的老师带学生来参观后,拿出300元钱,感谢苏尧然给学生耐心讲解,苏尧然不肯收。但参观者们的留言,他视若珍宝,细心地裱起来。墙上挂着的几幅,是苏尧然最喜欢的:少艺校副校长朱力带领学生参观后留言“一辈子一件事,美好的贝螺文化成就了你这样幸福的老人”;少艺校吴晨源同学留言“它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让我们认识了贝螺背后的故事和无尽的知识。”
苏尧然喜滋滋地翻着留言簿,指着一条留言告诉我:“这是个大四学生,学生物科学的,看了贝螺后告诉我,觉得自己所学还远远不够,要考研。听了这话我最高兴了。”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