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机构气势不凡
一入江苏省吴江市庙港地界,眼前赫然开阔。一条大河滚滚而去,乃是太湖奔海的唯一通道,太浦河。
2000年,国学大师南怀瑾就是站在这里,突然为景动容,并决定选择庙港开创太湖大学堂。
这可能是南怀瑾晚年的最后一件大事。
6年后的初夏,在太湖大学堂启动的第一日,被誉为“金温铁路催生者”的南怀瑾带着浓重的温州口音说:“区区一条人间铁路算什么。现在这个地方,我想修一条‘人道之路’开始的基地,再启动一下。”
太湖大学堂,这个性质上仅是吴江市属的民办教育机构,气势和神秘度却不输学府:正统高校的知名教授和政商两界的名流追踵而至;正门的右边有块大牌子上写着一长串合作单位的名字:人民大学、法国国立东方语言与文化学院、复旦大学儒学文化研究中心等等;高高的黑漆栅栏上张贴着“敬告访客书”:“太湖大学堂乃教育学术机构,非宗教场所,工作繁剧,实无暇接待社会访客”;几乎每天都有因仰慕南怀瑾而远道赶来求见的客人……
透过栅栏,里面隐约有四栋三层高的楼宇,一栋为古朴的白墙青瓦,另一栋则有西方钟楼的风格,其中两栋以回廊相接,颇有中西合璧之味。
听众“非富即贵”
2006年大学堂的第一次课,由南怀瑾亲自讲授,共分七日,基本以佛家的基本教义和修行方法为主。听课名单上原来只有十几个,最终满堂达到八十人。
此后的听众更为显赫。有《人民日报》原副总编周瑞金、国家银监会副主席郭立根等知名人士。亦有正统教育体系下的高校教授,如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孙家州、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等。这样的听众层次,用庙港镇百姓的话说,是“非富即贵”。
人大国学院的李同学,是2007年11月间随院长游学到这里听课。整个课程为100分钟左右,由南怀瑾讲授。
“我们是下午2点到的,必须穿鞋套进课堂,”他回忆说,“课堂里聚集有200到300号人,除了国学院的学生,还有不少是商人。”
这个讲座的内容与中国文化复兴有关,重点是唐诗和清诗,没有“讲经”。对于北方人李同学来说,此行的象征意义更甚。南怀瑾浓重的温州口音不太容易辨别,且思维发散,“我有点跟不上,只好回去慢慢体会”。
还给银监会讲经济学
聆听太湖大学堂授课的门槛确实很高。这个大学堂规定,明确不接受私人报名听课的请求,只接受学术机构的团体预订,且需要有“合适”的项目内容。
南怀瑾讲《黄帝内经》,是应上海绿谷中医药集团总裁吕松涛和时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的朱清时游说邀请;讲经济问题,则是时任国家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亲自联系,“海南航空”董事长陈峰从中介绍。
在给银监会高层讲经济时,他先问听众:“中国有没有自己的经济学?”然后,自问自答:司马迁《史记》中的《货殖列传》和《平准书》,以及后来班固《汉书》中的《食货志》,就是中国经济学著作。
当天他还随身带了一本康熙、雍正时代整理的《古今图书集成》,“你们的图书馆没有,(它)把几千年的财经,一切内容的要点囊括在里面。”他说。
国家银监会副主席郭立根听课后称,“南先生是贯通东西文化、学识渊博的国学大师,”而南怀瑾则说:“我只是一个年纪大、顽固的、喜欢中国文化的老头子。”
在庙港之外,太湖大学堂还在上海的国家会计学院,创办了一个“国学经典导语讲习班”。这里的学员标准比大学堂宽松一些,共招收了60名学员,多是公司白领。上课之前,老师和学生必须互相鞠躬致意。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