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08日讯 10月6日,金华一中迎来了110周年华诞。校园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校友们身着盛装,前来看望母校,拜见老师,会晤同窗,缅怀青春岁月。
记者在校庆现场,抓到了几个有意思的镜头,从这几位不同年龄校友的身上,可以依稀看出金华一中的变化和沧桑,也能看到金华一中在人们记忆中、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
敲锣打鼓找同窗
俞炳火今年80岁,1953年毕业于金华一中。他随身带着五样锣,在校园门口敲敲打打,演奏着喜气洋洋的乐曲。为什么要敲锣?他说自己和同学们分别60年了,有的同学也许见到了也不一定能认出来,一敲锣,同学们或许就能想起当年那个爱敲锣打鼓的同学俞炳火。“我从小就喜欢敲锣,同学们都知道。这不,已经有三个同班同学听到锣声找我来了,可能还有几个呢,我再敲一会。”与老同学相见,俞炳火非常兴奋。
穿10年前百年校庆服赶盛会
背着登山包,身穿印有“金华一中,1902~2002”字样的黄色校庆服,身材高大的陈盈在人群中显得分外抢眼。他说,自己目前在上海的一家房地产公司从事工程管理工作,10年前,他还是金华一中的高二理科(5)班的学生,参加了母校的百年校庆,上台表演了集体舞蹈。10年后,作为校友又回到母校,感觉特别亲切,对一中的新校园也很新鲜。“台上台下,很不相同。”陈盈感慨地说,在金华一中的日子,让人永远怀念。
带给母校60多年前的校园平面图
校友孙天纵1946年进金华一中读初中,1953年高中毕业,那时候金华一中校园还在今天的将军路、酒坊巷附近,校园很小。他说,在一中生活了六年,对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非常熟悉,所以画了一张当年校园的平面图给学校。他还清楚地记得当年50多位老师的名字和音容笑貌。“金华一中的老师是全国最好的老师!”孙天纵为自己能在那么多的名师身边读书而感到幸福和欣慰,他说,那时候条件不是很理想,饭都吃不太饱,可大家学习的热情很高,老师的水平也非同一般。由于营养不良,很多学生都得了夜盲症,但上课根本没有迟到早退的,大家学习都很刻苦。从上海特地赶到金华来参加校庆的孙天纵说,他要多拍些照片回去给家人看,因为他家的同辈和晚辈,基本上都是金华一中毕业的,19岁的外孙,去年也从金华一中毕业考上了大学。
全家一起庆盛会
黄亮、孔岚兰夫妇带着5岁的儿子一起来到母校110周年的校庆现场,开心地对儿子说:“长大以后也来金华一中读书好不好?”儿子说:“好的。”原来,他们是1996年毕业的同班同学,是金华一中迁到江南的第一届学生,当时宿舍周围还都是农田。两人后来都考上大学,毕业后都到杭州工作,自然而然地成了一家人。记者问他们是不是在金华一中的时候就开始早恋了,黄亮说:“没有,没有,那时候一中的学风很严的!”孔岚兰则笑着说:“真的没有,不过那时候他可能就有点喜欢我吧,哈哈!”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