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08日讯 【故事】
5个货柜在国外被追回
8月中旬,义乌不少市场商户涌向银海路一家货代公司的仓库。他们此行的目的,是领回被一家名叫“沙郝德”的外贸公司骗走的货物。
“沙郝德”是巴勒斯坦人AMER开的骗货公司。3月初,他开始在义乌市场疯狂下单,有时一天就订几百万元的货物。“订货爽快,不还价。”这家公司的做法很快引起部分商户的警觉,他们在经济案件预警平台(http://jz.onccc.com)上发帖请求警方调查。很快,义乌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民警就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商户注意防范交易风险。但是,预警信息没能引起商户的注意,直到4月底AMER悄然离境,他们才感到大事不妙。
经侦大队民警说,受害的商户共有64人,被骗走的货物价值高达400多万元。经调查,警方发现被“沙郝德”骗走的货物被装成6个货柜,已从宁波港运往以色列的阿什杜德港口。
因为这些货柜远离我国管辖海域,已不是我国司法所能管辖的范围,而且所有提单都已被AMER拿走,追货的希望变得十分渺茫。不过,义乌警方并没有放弃———在相关的货代公司和船运公司的配合下,先后将5个货柜的货物追回,使商户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旁白】
避免和挽回损失近亿元
近年来,义乌经济犯罪隐患突出,各类经济案件尤其是外贸合同诈骗案时有发生,影响了市场秩序。针对这一情况,2009年9月,义乌市公安局与商城集团联合推出了“义乌经济案件预警平台”。
经济案件预警平台由贸易信息填报、信用查询、媒体预警等20多个栏目组成。自运行以来,每天的浏览量从最初的几百人次发展到目前的4万多人次。用户从国内各省市,发展到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家只要坐在办公室里或家中,轻点鼠标就可以随时填报自己的贸易信息或经济违法犯罪线索;随时掌握最新的市场防范预警信息,从而避免损失的发生。
“经济案件预警平台发挥了义乌市场经济领域‘排雷兵’的职能,为用户在进行商贸活动之前扫清了‘地雷’。”义乌市公安局经侦大队综合中队中队长龚卫东说。今年以来,义乌警方通过经济案件预警平台查处案件9起,抓获嫌疑人3名,挽回损失2440万元。而从2009年开通至今,该平台已成功防范、侦破40起合同诈骗案件,直接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近亿元,被市场商户亲切地称为防范经济犯罪的“防火墙”。
义乌市委常委、公安局长吴益中说,经济案件预警平台的创新工作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金华市委常委、公安局长毛善恩签发记功命令,给义乌市公安局经侦预警平台建设工作小组记集体三等功一次,并颁发奖状和奖金。省委常委、副省长、宣传部长葛慧君曾作出批示,认为经济案件预警平台对有效打击外贸合同诈骗犯罪、维护市场健康平稳运行有重要意义,此举值得肯定和深化。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也作出批示,对义乌经济案件预警平台予以肯定,并指出要总结推广。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