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1日讯 宁波有1200多家食品生产企业和与食品生产相关的企业。如何守住地产食品的安全线,让老百姓吃的放心?宁波市质监局多管齐下,通过给企业打信用分,根据不同信用等级实施分类监管,保持监管密度力度常态化,打造数字监管平台等等,有效地防控了区域性、系统性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地产食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连续几年保持在96%左右。
宁波市地产食品质量安全情况总体稳定
根据质监部门掌握的数据,宁波全市共有食品生产企业1044家,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20家,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189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1家,合计1254家。宁波市食品生产企业中,水产加工制品、酱腌菜、桶装饮用水、糕点、粮食加工制品等生产企业数量相对较多,5类产品生产企业占到全市食品生产企业约50%,乳制品生产企业目前只有1家,没有奶粉生产企业。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主要生产的是食品香精香料。
从近几年监管情况看,宁波市地产食品质量安全情况总体稳定,食品实物质量安全合格率保持在96%左右,在“三鹿奶粉”、“健美猪”、“染色馒头”、“塑化剂”等重大事件中,在国家、省、市三级监督抽查中未检出过“三聚氰胺”、“瘦肉精”、“馒头加色素”、使用塑化剂等问题,也未发生地产食品安全事故(事件)。
质监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信用监管制度
据宁波市质监局有关人士人介绍,目前宁波探索形成了一套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信用监管的制度,倒逼企业全面落实食品生产安全主体责任。比如严格实施企业信用等级评价。采用倒扣分的方式,即对企业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每类行为确定一个信用扣分的分值,以3年为一个周期,以100分为每家企业初始信用分,通过各类日常监管,按不良行为扣分标准,通过信息化平台,自动扣减每家企业信用分值,自动确立每家企业的信用等级。
在企业信用等级的基础上分类实施监管。按每家企业上一周期信用等级确定本周期的监管等级,对较好的A类企业实行常规监管,对一般的B类企业实行加严监管,对较差的C、D类企业实行特别监管,直至退出市场。
对于失信的惩诫会叠加。在对企业的违法行为进行依法查处外,质监部门还推出了企业约谈、“黑名单”公开曝光、撤销许可等三项递进式措施。根据信用等级,目前宁波市共有A类企业1035家、B类企业180家、C类企业22家、D类企业8家;质监部门对全市所有食品生产企业都分批进行了集体约谈;至今通过媒体已公开曝光2批共13家“黑名单”食品生产企业;至今共注销、撤销食品生产许可证298张。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