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十三
浙江在线10月15日讯 书的过去是石崖、是龟壳、是竹简、是绢帛、是纸张,书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前天,由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主办、杭州蓝狮子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承办的“未来的书和书的未来——2012数字阅读创新论坛”在白马湖畔举行。
书最终是什么样子,谁也说不清楚,不过,在目前情况下,大家似乎一致指向电子出版物。但是,论坛的发言者,有着各自的想象,书的未来,可能是用来听的,用来闻的,用来舔的,用来吃的,甚至可能是能与人脑用一根数据线连接的。果壳网CEO、科学松鼠会创始人姬十三,则用理科生的思维解释了书的未来。
为什么读书会让人感到幸福
姫十三如今跨越科学界和出版界,备受年轻人喜爱。
“这是一个令人非常焦虑不安的时代,每个中国人都在猜测未来。但是我想说的是,不必惊慌。”姬十三以一个神经生物学博士的身份来分析,“从我们脑神经的角度来看,我们过去发生的一些数字出版的变化,其实对人脑来讲没什么变化,那真正令人担忧的未来可能还远远没有到来。”
“从大脑角度来讲,书其实从来没有变化,用核磁共振来扫描的话,我们可以看到,大脑在阅读的时候,不管是竹简书还是纸书还是电子书,不管看什么类型的书都是理解文字系统,然后进入我们脑内激活我们神经系统。”姬十三说,“成年人大脑里面有专门去应付阅读的神经元。”
姬十三认为,书代表的是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人脑就像一个大舞台,大部分的时候,脑子里的事情只有被聚光灯打到了才会被注意。”
“当我们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一个地方,就好像聚光灯长时间打在一个地方的时候我们就称之为专注、投入。”姬十三说,“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当我们去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的时候,比如绘画、做手术的时候,人脑就进入了一个心流的状态(心流: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就好像我们平时健身大汗淋漓的时候,这种状态是对人非常好的。
“大脑也是一样,当我们进入深度思考的心流状态,人脑就会慢慢提升他的感知和认知能力,甚至会感到幸福和快乐感,所以读书为什么让你感到幸福这是有秘密的。”姬十三说。
为什么我们容易感到心烦意乱
姬十三觉得,看书觉得快乐这种感觉,可能从今往后慢慢地会消退。
“有谁现在能做到看书的时候不上微博?有谁能够一口气读完一本小说?我自己的答案都是否,这是因为我面对的干扰太多了。”姬十三说,每天走在路上,所有的东西都在设计成为“看我看我”,所有网络上的元素都在设计成为“点我点我”。
为什么这个时代让我们感到那么容易心烦意乱呢?
“我们如今面对的是数字时代,可是我们用来处理数字时代的大脑却是来自石器时代。”姬十三认为,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的最大矛盾就是石器时代大脑要来处理数字时代的信息,我们无所适从,无以面对。
“在几万年前,我们只要用大脑处理村子里面的事情,但是现在要处理那么多纷繁意乱的事情。信息多的时候我们被弄得心烦意乱,那真的是因为我们本身的生理跟不上这个时代的变化。”所以,姬十三觉得,在这样一个时候,还要求人类去单纯地去阅读文字,通过文字系统去获得信息,是一个困难的事情。
“在未来我们可以吃书,我们可以闻书,种种我觉得都有可能发生,只是说我们再也不可能单纯地看书。”姬十三说。
- 2012数字阅读创新论坛:未来的书是什么样?
- 北大教授建议男女生错龄读书 杭城老师家长反对
- 弘一法师大批书法手迹在杭州展出 书法被誉为弘一体
- 缙云县石笕乡各村支书忙“追星”
- 之江先锋: 好书推荐《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