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台州 正文
柿儿为谁红?天台红株柿与微友的一场约会
2012年10月16日 06:44:37

     浙江在线10月16日讯 稻谷黄了,柿子红了,这应该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可对天台县雷峰乡茶丰村的800名村民来说,山高路远,信息闭塞,柿子难卖,日子过得有些苦涩。爱上微博的城里人知道了,他们来到了风景如画的小山村。

  10月9日,茶丰村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柿子文化节。城里的微博红人在山头同时举办了全国首个微友节。海拔570米的茶丰村,1500亩的柿园内,数以万计的柿子垂在枝头,露出绯红的脸庞,染红了天空。山村的柿园成了微友们玩转的地盘,而雷峰乡的柿子在“微博”中红火了。

  山里人在一垄绿茶中间支起了一个落地话筒,用柿子堆起了一个舞台。没什么演出,没有领导,有的只是,蓝天、白云、绿树,还有茶柿相间的1500多亩柿园。200名天台微友会的微博红人,穿梭在柿果飘香的山头,忙着采风、摄影,全程记录了柿子文化节,进行现场微博直播。

  “这是一个自然原生态的舞台。”微博红人们感到新鲜,好玩,时不时地用指尖传递着自己的感受。看着那些热情溢于言表的微博红人,几个村民饶有兴致地拿起话筒,为自家的柿子吆喝起来:“嘿,瞧一瞧,看一看,我们茶丰的柿子,个大味甜!”声音有些胆怯,却充满了乡土味儿。

  “咔嚓,咔嚓!”旁边金灿灿的柿子压弯了枝头,金秋的阳光透过累累硕果,留下星星点点的斑驳,打在果农脸上。丰收的喜悦,被微博红人们用镜头记录下来。咬一口雷峰的红株柿,指尖瞬即滴落清澈的汁液,甘甜爽口。微友们当好义务推销员的同时,不忘“舌尖上的柿子”的诱惑。

  于是,微博上,一条条关于怎么吃柿子、怎么做柿子甜点的帖子瞬即走红。村民为了欢迎城里人,组织的打柿娘、吐柿娘、叠柿子等趣味活动也在网上走红。

  “不管是好玩的、好吃的,还是传递丰收的喜悦,我们的目标,就是帮助柿农把果子通过微博卖出去。”天台微友会的傅相标说,发帖,扩散,转播……微友会的成员很给力,也很有想法。

  “现在,通过微友们的努力,已有很多网友通过微博直接下单以及询问购买方式。说明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实现了。”傅相标说,微友会的生命力来自于民间,他们帮助老百姓获取更多外界的知识,也要让外界更多了解老百姓的心声。

  接下去,微博红人还要陆续推出供应点的信息,包括交通信息,告诉前来自助游或自驾游的车友们,最终要帮茶丰村100万斤柿子都推销出去。

  “这几天,雷峰的红株柿子拿到外面特别好卖,我们的柿子已经是隔着窗户吹喇叭——名声在外了。”村民王小炉兴奋地说。一直以来,王小炉会在柿子收获的季节,到县城临时租两个月的房子,挑着柿子走街串巷地叫卖。这也是茶丰村一贯保持的传统销售模式。上个月底,有30多户村民在县城租了房子,打算卖今年的柿子。

  王小炉不懂微博,只是听村干部说,宣传效果很好。“他们都在拍照片,帮我们免费宣传。”王小炉期待,在未来几年里,来摘柿、买柿、游玩的人越来越多,他就可以在自家院子里卖柿子了。

  编者的话

  清晨,打开QQ邮箱,收到了同事梁梓昨夜打包发来的稿件和微友范岩火的图片。下载,解压,眼前显现出一片片红艳艳的柿景。拍摄角度的特别,文字说明的俏皮,顿时让我忍俊不禁。于是,很想把它们呈现给大家,让大家在翻开版面时,也能瞬间拥有好心情。好心情,就是好开始,不是吗?

  印象中,在农村,柿子是极其普通的一种经济果类;在城市,柿子也是很小众的水果消费品。加之上市季节短暂,不易储存,往往也卖不起高价。但对天台县雷峰乡茶丰村的村民而言,把柿子卖掉,不仅在于增收,更在于作为柿农的一种责任感。农民是见不得瓜果掉在地上,蔬菜烂在田里的。因为这就像是自己的孩子,多年培育管理,早已倾注了感情的。

  时下已至寒露,也是一年之中,稻谷瓜果集中成熟的季节。各地由政府搭台,以打响农产品品牌、发展农业观光游为主题的各类节庆活动层出不穷。很能理解各地政府的心意,但热闹的舞台、隆重的仪式、慷慨的赠送后,究竟能为农民带来多少实实在在的效益,值得反思。场散人走,留下满地的垃圾,我们又是否看到农民朋友眼中的失落。

  政府搭台、农民唱戏。闯市场的主角,应该是农民自身。所以,我们或许应该认真地看看,华丽的舞台上,到底谁是主角。在各种节庆活动中,又是否真正展现了农民和他们劳动成果的风采。评判活动成功的标准,又是否能够更单纯一些,更科学一点。又或者,是不是该把活动的话语权、主动权交给农民,让他们站在舞台中,去吆喝、去历练、去成长。

  说得有些远了。这次天台县茶丰村的柿子节,令我眼前一亮的,是当地节俭办节,却邀请了微博红人。正如记者所采访到的,茶丰村的村民,大都不知微博和微友为何物。此刻他们的想法很单纯,只要能把柿子卖出去,不要再走街串巷地辛苦叫卖,还眼睁睁地看着柿子烂掉就行。但相信他们看到照片,也会讶异万分。为啥普通的柿子,到了微友手里,就变得那么妙趣横生。而微友在网上发个图片,写段文字,就能让他们的柿子名声远播?

  这是乡下柿子的一次微博之旅,也是潮人与土人的一次激烈碰撞。土人热情招待着潮人的到来,潮人用心装扮着土人的柿子,如此简单的往来,却是城乡之间的有力互动。相信不久,茶丰村的人,都会记住,有种卖柿子的新方法,叫找微友、上微博。

  也许,我想呈现的,不光是这些图片的趣味,还在于更多关于农产品打品牌、农民闯市场的思考,又或者,是关于一个更深刻的命题:农民如何与时代潮流接轨。感谢微友的馈赠和梁梓的记录,让我们看到了别样的美好。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梁梓 徐平 编辑: 郭清源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每日关注
  • 一线湖景房成露天厕所 新年愿望不再有人随地大小便
  • 大头儿子官司上身 杭州公司向央视动画索赔156万元
  • 传销“老总”在咖啡馆里开年会 被诸暨警方一锅端了
  • 每10分钟攻击三国主题网游 玩家和游戏公司彻底抓狂
  • 环卫工人愿年轻人少放点鞭炮 盼着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相关阅读
  • 宁波多个乡镇的柿子产地都被游客踏破“门槛”
  • 柿子红了 山农笑了 天台县雷峰乡群众喜迎十八大
  • 板栗柿子海棠果的别样风情 到西湖边寻秋果儿去
  • 柿子熟了
  • 永康满山红柿游客醉 今年柿子不愁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