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我作为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第一批嘉兴援疆指挥部的工作人员,抵达沙雅县。刚安顿下来,喝上第一口水,我们就发觉,沙雅的水有点苦、有点咸。通过走访才了解到,沙雅的土壤盐碱化非常严重,加之地下水超采,水位下降,造成水质恶化、矿化度高,氟、砷均超标,农村自来水厂已有7处水源井报废。饮水不安全覆盖全县人口的2/3以上。
饮水安全关系群众的身体健康,那时我就暗想:一定要多做雪中送炭的项目。饮水安全就是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之后,我去农村调研,格外留意起老乡家的自来水。在海楼乡调研时,我注意到部分老乡家里虽然接通了自来水管道,但水龙头里却滴不出水。他们平时的饮用水就是靠院子里的手压井——浅层井中打上来的水,水质依然成问题。这和地下水下降有关。
沙雅县有25.86万人口,全面改善饮用水的质量得花多少钱?能否重点解决几个问题最严重的乡镇?当时,我们援疆干部提出了很多治水的方案。我们开展了多次调研、召开座谈会,收集整理有关情况,并与沙雅县主要领导协商,最终,大家觉得不应该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而应该用“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城乡一体、市场运作”的思路,彻底解决沙雅百姓的饮水问题。
于是,我们及时向省援疆指挥部和嘉兴市委、市政府汇报,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并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将沙雅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作为2010年嘉兴市对口支援沙雅县提前启动项目。
项目总投资需要1.5亿元,嘉兴市提供的援疆资金支援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沙雅县委、县政府为项目资金的筹措犯难了。
“学习浙江人从市场找钱的办法吧。”我特地安排沙雅县水利局的干部到嘉兴考察城乡供水系统运作机制,并协助组建了兴雅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兴”代表嘉兴,“雅”代表沙雅,寓意为沙雅的城乡饮用水安全工程借鉴嘉兴市城乡一体化的经验来建设,尤其是实施市场化运作,解决资金问题,通过贷款等方式筹资进行项目建设,利用公司运作,建立还贷机制,让全县各族群众早日喝上安全的饮用水。
为确保项目有序推进,我们提出了项目分二期建设的设想,嘉兴市安排援疆资金2000万元,其余资金通过国家补助以及自筹等方式来筹集。
沙雅80%的土地是沙漠。项目确定了,水量、水质能否保证?会不会出现井打了,钱也花了,出水量却偏小,或者水质不符合饮用标准?于是,我们请来自治区水利勘测部门,对水资源情况再次核实,确保万无一失。
2010年9月1日,时任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专程来到沙雅,宣布沙雅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开工,拉开了嘉兴市对口支援沙雅的序幕。
项目建设重在管理。我们经常组织懂行的援疆干部每周少则一次,多则好几次到工地现场检查、指导项目建设,对遇到的问题,马上召集沙雅县有关部门,共同商量,共同研究。到2011年底,沙雅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取得重大进展,新打水源地机井23眼,新建水厂一座,管网安装317.88公里,一期项目办公楼、公寓楼、两个500立方米的蓄水池和供水管网系统大楼全部完成。目前该项目正在紧张的调试当中,沙雅县首批6.6万农牧民即将喝上安全饮用水。
饮水工程受到了当地百姓的欢迎。在一次调研中,沙雅县努尔巴克乡苏盖提托喀依村村民拉着我的手说:“浙江援疆干部给我们家带来的最大期盼,不是别的,而是甘甜的清水。”
根据项目规划,还要进行二期建设,为确保二期项目的稳步推进,我们还将继续支持和配合沙雅县委、县政府做好此项工作。目前,二期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明年沙雅县城乡安全饮水工程将全部竣工,届时全县18万农牧民将彻底告别喝苦咸水、高氟水的历史,喝上干净安全的“放心水”。
从实施城乡安全饮水工程这件事上,让我们感受到,援疆资金有限,一定要把工作调研重点放在基层,从老百姓需求中寻找项目,从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中筛选项目,从社会各界人士座谈会中选择项目。按照“民生为主、中小项目为主、公益类为主”的要求,精心挑选雪中送炭的项目、群众热盼的项目、惠及面广且收益期长的项目来做。
两年来,嘉兴援助沙雅的民生工程项目共10个,援助资金达到1.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