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会北山路。里尔摄
浙江在线10月17日讯 “靠着湖边喝茶,我感觉像是进到了西湖的画中一样”、“以后,这里说不定会成为西湖最吸引人的地方”……
昨夜,杭州西湖文化遗产“北山之夜”特色街区项目试营业,甫一亮相,就引来了很多“好评”。尤其是外地游客,他们说,来西湖边就想着要放慢脚步,湖边的茶座、咖啡座刚好满足了他们。当然,也有很多尝鲜的市民和游客,给出了不少建议。
湖边咖啡座“有腔调”,很多游客叫好
“北山之夜”特色街区项目是杭州市委市政府、西湖景区管委会今年重点打造的西湖软环境项目。范围从断桥至北山路62号,共计1.8公里长。
昨晚7点半,沿线的咖啡座都“出动”了,椅凳每隔5米摆上一套,大多是两人、三人座的位置。有的为讨个情调,点上蜡烛,有的放上了红色灯台,还有的支起了伞蓬。
靠断桥边的荷花丛一扫过去的暗淡,任由映射的灯光变幻着黄绿红青各种颜色,从这里望出去,断桥就在眼前,边上传来阵阵乐曲声,别有一番情调。所以,对着荷花丛的十来个座位颇受欢迎,晚8点多,有三分之二的座位都已坐满了客人。彩云轩酒楼的老板乐呵呵地说:“我们是晚7点半摆出来,都已经送走3桌客人了,没想到一开张生意就这么好。”
来自南京的雷女士,捧着热奶茶和好姐妹聊天,两个人一脸兴奋,对此处的咖啡座赞不绝口,“我来杭州,很喜欢逛北山路的,就是有时候逛累了,想坐着喝杯热饮,静静地靠在西湖看看风景。今天真是巧了,这里第一天开张就被我碰上了,比坐在室内的咖啡厅味道好多了。”说着,雷女士指了指她们点的热茶说,“价格还可以的,今天打八折,两个人50来块钱,足够坐一个晚上了。”
同样是来自南京的6位男士,在湖畔居围坐成一圈,自称品茶高手,其中一位说,“来这里,茶好不好喝倒在其次,关键是湖边的氛围和景色。杭州的开放式旅游,值得各地学习啊!”
沿着北山路一路采访,百来张咖啡座的入座率有三分之一左右,外地游客居多,都对这种颇有腔调的咖啡座感到很新奇,说其他地方见不到。杭州市民也对这里很钟情,一对小情侣,女孩子膝盖上都盖起小毛毯了,还是舍不得走。
说说你心中的那个“北山之夜”
当然,“北山之夜”新鲜出炉,有人醉在其中爱不释手,也有人操心,千万不要过于“商业化”。的确,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最迷人的北山之夜。对此,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都提了很多建议。
河北小伙子刘姗姗来杭州游玩好几天了,他虽然很爱这里,但也发现咖啡座摆放的地面是朝着湖面倾斜的,“是不是选择更扎实一点的座椅?”旁座的吴先生则建议把座位往道路里面挪动一些。
很多本地市民则希望特色街区能更注重细节。爱拍照的张力,对“承香堂”铺设的茶道表演很感兴趣,他很想提醒表演茶道的姑娘:“人背靠西湖,距离不到半米,表演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一排古色古香的灯盏确实好看,可是电线绕得太多,容易绊倒,需要改进。”
此外,因为湖边设施有限,很多服务员都从路对面把煮好的咖啡端过来。有游客建议服务员过马路最好两人搭档,一个注意车辆,一个留心脚下。
也有不少市民担心垃圾和污染的问题。其实,湖边营业的要求之一就是不能提供果壳类的食物,而且都要准备好烟灰缸和垃圾桶。这方面,管理部门早就制定了详细而严格的方案,同时会根据大家的建议,进行调整。
昨夜到了9点,气温就慢慢降下来了,湖边风也很大,好多人都穿起了外套。
有不少店家担心,随着天气慢慢转冷,开到凌晨1点的生意会不会很冷清,估计以后得根据天气情况来控制营业时间段.“春夏之交、夏秋之交都是不错的季节,夏天蚊子多,冬天太冷,估计都不太好。”
首晚单行,很多车主还不习惯
昨晚8点刚过,随着“北山之夜”特色街区的开启,北山路保俶路口到西泠桥段开始执行东向西通行。东向西通行车辆的流量并不大,没有拥堵情况出现。
但是因为西向东的车,从曙光路口开到了西泠桥后就不能再往前走了,滞缓情况比较明显。车主林先生是打算西向东行经北山路到市区的,结果在西泠桥段被民警拦了下来。
“今天晚上开始北山路单行管制,我还不是很清楚。”无奈,林先生只好掉头往回走。所以,一时间西泠桥到曙光路,北山路东往西的通行也显得有些繁忙。交警部门也在北山路曙光路口采取了分流举措,防止了拥堵状况进一步加剧。
晚9点,当记者离开的时候,北山路的曙光路到西泠桥段,双向通行仍比较缓慢。
交警部门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北山路夜间执行单行第一天,可能很多人还不熟悉情况,曙光路来车的通行比较困难。“这有一个磨合的过程,相信过几天后,单行知晓率大大提高后,通行肯定会得到改善的。”
- “北山之夜”今晚试开街 开幕典礼人多建议坐公交
- "北山之夜"18日晚开街 西餐咖啡西子湖畔飘香一个月
- 面朝西湖设咖啡西餐厅 北山之夜10月16日浪漫开街
- “北山之夜”下周四开街 夜游船首次开进北里湖
- 西湖文化遗产“北山之夜”特色街区项目18日开街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