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7日讯 年纪大了,不仅出门买菜不方便,做饭也力不从心,一日三餐成了宁波市很多独居、特别是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来自市老龄办的统计数据显示,宁波市已经建成的1415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仅有71个推出了供餐服务,而且全市分布极不均匀,有三分之一左右集中在北仑区。
供餐服务面临三大难点
记者从市老龄办获悉,截至2011年底,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107.2万人,约有26.5%的老人独居,许多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独居老人需要送餐服务。
北仑区老龄办副主任陈霞说,现在经济条件虽好了,但一些独居老人出现了营养不良情况,主要是因为他们行动不便,出门买菜困难,就常吃咸菜将就。
虽然老人对供餐有需求,但宁波市绝大多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并没有推出供餐服务。目前宁波市虽然有90%以上的社区和43%行政村开展了居家养老服务,但1415个居家服务中心只有71家开办了老人食堂或委托餐饮机构给老人送餐,比例仅占5%。
为何推出供餐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这么少?记者调查发现,主要是供餐服务面临三方面的难题。首先,谁来办食堂?办食堂供餐本身不是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必须提供的服务,许多社区(村)干部、老年人协会骨干不愿自找麻烦;其次,供餐费用缺口谁来承担?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每天向老人收取不到10元的餐费,却要提供一日三餐,这些钱只够采购食品原料,食堂人工、水电、煤气费用得有单位补贴;再次,有的社区没有场地,到什么地方去办食堂?有的社区(村)住的老人很少,办了食堂来吃的人很少怎么办?
北仑老人食堂温暖老人心
在宁波市71个推出供餐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中,有24个在北仑区。
据陈霞介绍,2009年北仑区新碶街道红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办了老人食堂,老人可以到食堂来就餐,也可以由志愿者送餐上门。之后,多家社区(村)推出供餐服务。经过几年的探索,北仑区目前已经形成了多种供餐模式。
最常见的是由社区(村)承办老人食堂,社区(村)老年人协会负责管理。但不是所有的社区(村)有条件开办食堂,有的是没有场地,有的是用餐老人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便与餐馆合作。白峰镇虾蜡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本村一家餐馆订立协议,餐馆为高龄老人提供中、晚餐,每餐一荤一素一汤一饭,每月收费300元,服务中心按每位老人每月130元给餐馆补贴。
为了让供餐服务长期存在,北仑区专门规定了服务对象,对服务对象从年龄、生活自理情况、家庭经济情况、子女能否实施有效照顾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服务对象后,再由社区(村)老年协会评议审定,并在社区(村)内公示。北仑区每年还拿出30万元支持老人食堂,各街道(乡镇)以及社区(村)对老人食堂也有补贴,老人用餐的收费按食品成本价核算,其他费用由区、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分担,送餐人员基本上是助老志愿者。
据陈霞介绍,下一步,北仑区将把老年人供餐服务工作推向市场,逐渐形成片区化的统一配送服务。市场化、片区化的运作可以减少食堂建设一次性投入经费,也能相应地减少日常管理经费。
补助将向供餐的养老中心倾斜
在宁波市刚刚实施的《关于深化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中,专门规定了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和运营补助,相关部门在操作中,补助资金会向推出供餐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倾斜。
“比如给予六辖区每个服务中心5万元至1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如果该中心建有老人食堂,补助就会高一些,同样,每年运营补助也和居家养老中心是否供餐有关,供餐的补助就高一些。这样做就是为了引导条件成熟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推出供餐服务。”市老龄办副主任卢婉君说。
记者了解到,我国很多城市开始重视居家养老老人的供餐问题。天津市中心城区老人供餐服务覆盖50%的社区,一些条件不成熟的社区还采取了让老人到社区旁边的中学、物业公司、大单位食堂吃饭的方法。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