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两富乡镇秀:请来浦江"江南第一家" 听郑大伯说故事
2012年10月17日 07:40:45

  从左到右:小儿子郑可敏、小儿媳傅雪云,母亲蔡华兔,郑定汉,妻子傅飞林,大儿媳郑飞花,大儿子郑可教。

  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大,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憧憬。

  从今天开始,快报推出“两富乡镇秀”系列报道,通过对八婺大地多个乡镇、街道的实地走访,让我们看一看身边的“两富”生活场景,他们中有和谐的一家子,有小企业的兴盛故事,有邻里间的爱心欢歌,也有童叟无忧的笑脸……

  68岁的郑定汉,是浦江县郑宅镇“江南第一家”文史研究会副会长,平常他不在家,就在“江南第一家”。

  这里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这里接待游客是平时的5倍多。

  很多郑氏人把郑宅当成了自己的根。

  郑大伯印象最深的是,接待来自韩国瑞山郑氏省亲团的人,其中有韩国现代集团创始人郑周永的族人,他还陪韩国客人一起种了树。

  他既不是导游,也不是门口检票的,景区没有给他发一分工资,但他却喜欢陪客人,给游客们讲故事。

  故事有古有今,都是发生在“江南第一家”郑义门的孝义故事。

  有人问他,“以前的人这么讲孝义,你们家现在是不是也这样啊?”

  郑大伯笑笑说,“我能站在这里给你们讲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啊,欢迎你们到我家去做客啊!”

  他的家住在郑宅镇上郑村6区32号,距离“江南第一家”景区不过几百米的路。

  这是一幢三层半水泥楼房,每层五间,还有花园平台。

  到了晚上,郑定汉一家人喜欢坐在楼顶平台上喝喝茶、聊聊天。

  郑大伯没有女儿,两个儿子都是40多岁的人了。

  大儿子叫郑可教,是一家拉丝厂的老板。这个厂是郑大伯10多年前创办的,当时郑宅人受义乌小商品市场风潮的影响,在家里办起作坊式加工厂,他到外头转了一圈,回家凑了几万块钱办起小厂。现在他算是“退休”了,虽然没有退休工资,却从来不用担心自己和老伴的养老。

  小儿子叫郑可敏,原本可以在拉丝厂帮忙,但他找到老爸和哥哥说,自己也想出去闯闯看。小儿子办的是个锁厂,两三年下来,小儿子的锁厂就上了规模,现在产品远销欧美。

  郑宅过去是商业重镇,而今是工业重镇与旅游名镇,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17家,制锁业是郑宅镇具有特色的优势产业,锁厂有上百家,浦江最大的一家挂锁厂就在郑宅。

  两个儿子都有了自己的事业,郑大伯和老伴很是开心。

  有了点钱,有人劝郑家兄弟出去造房子,或住到浦江县城或金华市区去。

  可兄弟俩觉得,和父母住得近,挺好的。

  吃饭的时候,一大家子一起吃,掌勺的,除了婆婆,还有两个媳妇。不管是哪个兄弟的客人来了,都是郑家的客人,谁在家谁要接待好。

  就连看电视连续剧,两妯娌与婆婆都喜欢坐在一起看。

  两个孙子也很争气,前年一起考上大学,都是被航空航天大学录取,只不过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南京。

  郑大伯说,89岁的老母亲也和他们住在一起,很享受这样的大家庭生活。

  郑大伯说故事

  870年前,郑氏家族在郑宅以孝义治家,立下“子孙出仕,有以脏墨闻者,生则削谱除族籍,死则牌位不许入祠堂”的家规,出仕173位官吏,无一贪赃枉法,无不勤政廉政,屡受朝廷旌表。明洪武十八年太祖朱元璋赐封其为“江南第一家”,时称义门郑氏,故又名“郑义门”。

  第一个故事是发生在宋代的“兄弟争死”。宋朝,弟弟郑德璋是武官,性格豪爽、刚正不阿,难免得罪势利小人,终于被诬陷判了死罪,要被押到扬州问斩。哥哥郑德珪是龙游县丞,得知此事,赶紧收拾行装往扬州赶,准备代弟弟去死。弟弟到达扬州时,发现哥哥已冤死在狱中,非常伤心,为哥哥守墓3年。

  哥哥过世时才41岁,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弟弟的生命,体现了兄弟之间的“义”。弟弟从此下决心要治好这个家。他给家族办了两件大事:一是建立了乡亲邻里之间的联防武装,确保人们生活安定;二是为教育下一代,开办了东明书院,遗址至今尚存。

  第二个故事说的是“三子救父”。70岁的郑隆祥得了一种叫做“出血热”的病,医生让家人做好后事准备。三个儿子不相信,其中有个儿子不惜变卖房产,说就是倾家荡产也要给父亲治好病。

  经过抢救,父亲的命是保住了,但还需恢复性治疗。听人说山上的山蚁可以下药,兄弟三人就到山上找了三天三夜的山蚁,最后老父亲的身体恢复如初。

  郑大伯说,郑氏义门以孝义为本,数百年不变。

  每年的父亲节,郑宅人会把镇上的300多位70岁以上的老年人请到郑氏祠堂过父亲节,那些办企业的郑氏族人往往会拿出一笔善款给长辈们。

  每年母亲节,郑宅学校里的孩子们会主动给家里的奶奶、妈妈洗脚。

  一句话吆喝

  浦江县委常委、郑宅镇党委书记张群环:有空来郑宅吧,走一走“江南第一家”,看一看义门九牌坊,这是一个来一次让你怦然心动,来两趟让你魂牵梦绕的地方!我们带你去解开那三千人同食一口大锅的谜团,认识这里出去的173位官吏从不贪赃枉法的奥秘!我们素以孝义治家,你来,一定能感受到我们带给你的“正能量”!

  郑宅名片

  人口:6万人,其中外来人口3万余人,全镇辖34个行政村。

  交通:浦郑、浦后公路穿镇而过,距离杭金衢高速公路浦江出口4公里。

  面积:镇域面积41.09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155公顷,耕地1.38万亩,山林3.532万亩。

  数据:2011年实现工农业产值37.3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809元,财政收入3810万元。恒昌集团和梅花集团两家亿元以上企业分别实现销售收入7.23亿元和1.87亿元。

  荣誉:浙江省中心镇、省级旅游强镇、省级文明镇、省级教育强镇,有“中国挂锁之乡”之美誉。

  据都市快报 记者 江胜忠 摄影 朱凌飞 方晟

  
来源: 杭州网 作者: 编辑: 钱芳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每日关注
  • 一线湖景房成露天厕所 新年愿望不再有人随地大小便
  • 大头儿子官司上身 杭州公司向央视动画索赔156万元
  • 传销“老总”在咖啡馆里开年会 被诸暨警方一锅端了
  • 每10分钟攻击三国主题网游 玩家和游戏公司彻底抓狂
  • 环卫工人愿年轻人少放点鞭炮 盼着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相关阅读
  • 就因一点小矛盾 浦江一男子举刀自残还想跳楼
  • 浦江虞宅连烧19间老房子 消防队员3小时战火魔
  • 浦江一场大火烧掉19间房子 其中不少是百年老宅
  • 浦江一场大火烧掉19间房子 其中不少是百年老宅
  • 低产的林地怎么增收?浦江农民抱团入股兴山林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