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最后一位在腾冲的远征军义乌兵 93岁邵继舜回家了
2012年10月17日 07:43:49

年轻时的邵继舜

虽然躺在椅子上,但回到家乡的邵老心情不错。

  “我只想好好看看义乌,看看我梦里的家乡,也许以后再也不回来了。”昨天,在义乌大陈镇马畈村邵大祠堂里,邵继舜看着赶来看望自己的乡亲感叹地说。

  1919年出生的邵继舜17岁投笔从戎,参加过淞沪会战,1942年随军队进入缅甸抗日,是中国第一批“远征军”。

  战争中因伤留在了云南腾冲,如今邵老是远征军义乌兵在腾冲的唯一幸存者。

  前天,在邵老的再三要求下,四个子女陪他一起回到了义乌老家。

  昨天早上八点,记者赶到邵大祠堂,祠堂门口悬挂着“远征军邵继舜的荣誉是马畈人民的骄傲”的横幅,电视机里播放着远征军的纪录片。原本宽敞的祠堂变得拥挤不堪,上百位老人和青壮年围在邵老的身边,都想和他说上两句话。

  邵老穿着一身军色衣服,胸口挂着三枚勋章,因为身体原因,半躺在躺椅上。

  93岁的邵老听力下降很严重,即使对方扯着嗓子喊,他也很难听清楚。

  可一旦回忆起那段辉煌的远征历史,邵老立即就变得兴奋起来,用手不断地比划,努力还原当年战场惨烈的状况。

  邵老的儿子邵墅凯告诉记者,在腾冲,老人家最大的爱好就是看关于义乌和浙江的新闻,每天都要关注。去年老人家本想回来,可因为手臂受伤给耽搁了。如今老人是做最后一次回乡的打算回来的,他们想让老人家了却心愿,把想做的事情都做了,之后再和老人返回腾冲。

  通过书面交流,记者和邵老聊起了那些年的往事。

  记者:当年怎么会选择参军?

  邵老:当年日本侵略中国,全国上下抗日热情都很高涨,作为学生也想上战场保家卫国,刚好部队又到义乌招兵,就弃学去参军了。当年连同我堂叔邵银泰,义乌总共有700多人进入军队。

  刚去军队时,当了半年的汽修兵,因为不懂,就简单的帮助修理电台、摩托车等。后来,参加考试又转到第五军军情处做情报工作,转战了大半个中国后,1942年3月和部队作为第一批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

  记者:情报工作中遇到最危险的情况是什么?

  邵老:是1944年收复腾冲,当时我的部队被打散了,被分到200师的游击分队,继续从事情报工作,顺便兼做书记员。44年初,我和另外两名战友接到对腾冲日军侦察的命令,因为要拿电台,我们必须回到驻扎在怒江对面的部队,可回部队就必须翻过日军把守的高黎贡山。

  为了躲避日军,我们山路不敢走,牵着准备背电台的马走在密林和悬崖峭壁边,因为太陡峭,马从山上摔下去了,我们也几次差点摔下去。路上还遇到日军的伏击,还好趁着天黑跑出包围圈了。

  花了5天我们才翻过海拔4000米的高黎贡山,随后又徒步背着电台重新翻回去,还好路上没有遇到伏击。我们侦察了两三个月,搞清楚日军的驻守情况后,大部队就渡过怒江,对腾冲发动总攻,一个月后,全歼日军收复腾冲。

  记者:这么多年的情报工作下来,感觉哪次战果自己最满意?

  邵老:哈哈,应该是攻击日军情报机构的那次,全歼了日军七八十个情报人员,具体年份记不住了,但在入缅作战不久。

  当年部队到了缅甸之后经常遭受日军的伏击,死了很多战友,似乎我们的一举一动他们都很清楚,这个时候就感觉身边一定有日军间谍人员。我和战友就化装成普通老百姓四周进行了解,最终发现雷多边安那一个寺庙有问题。侦察发现,原来这个寺庙就是日军的情报机构,里面的和尚都是假的,全是日军情报人员,他们利用缅甸老百姓的信仰作掩护。随后我们就把这个情报点端了,电台、武器拉了两牛车,那之后部队就很少被伏击了。

  记者:战后为什么没有回到义乌而是选择留在了云南?

  邵老:当年打腾冲的时候,我负伤了,身上中了4枪,堂叔邵银泰就战死在我身边。战役结束后我留下来养伤,一养就是一年,等伤好了之后想联系部队,已经联系不上了,据说开拔到东北了。我本想回义乌的,可没有路费,一路兵荒马乱,根本没法回去。

  1948年在腾冲,为了纪念198师死去的兄弟,我自己修了198师纪念塔,之后遇到我的老婆,是当地人,就在当地结婚了,生了5个儿子,2个女儿之后就更难回义乌了。

  在腾冲,我当过医生,开过书店,也挑担赶街过,后来就到一家农机厂当会计,直到80年退休。这些年我没事就去“国殇墓园”看望阵亡的堂叔以及埋在那里的3168名战友。

  在腾冲真的很想家,还好当年留在腾冲的远征军义乌兵还很多,我经常和十几个义乌籍战友在一起用义乌话拉家常,思乡之情总有个寄托的地方,可如今这些老战友都不在了,少小离家的我就更想家了,毕竟义乌是我的根啊。

  记者:您这次为什么坚持要回来?

  邵老:从17岁出去,我70年代才第一次回家,那一次我居然连亲生母亲都认错了,这让我一辈子都愧疚。如今二老都已经去了,我也93岁了,身体愈发不行了,感觉再不回来真的可能永远也回不来了,我想给二老扫最后一次墓,看看我的父老乡亲。

  这些年我从电视和报纸里知道义乌发展很快,有些都做到世界第一了,我就想好好的把现代的义乌走走,看看他的变化。据都市快报 记者 董齐 江胜忠

  
来源: 杭州网 作者: 编辑: 钱芳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每日关注
  • 一线湖景房成露天厕所 新年愿望不再有人随地大小便
  • 大头儿子官司上身 杭州公司向央视动画索赔156万元
  • 传销“老总”在咖啡馆里开年会 被诸暨警方一锅端了
  • 每10分钟攻击三国主题网游 玩家和游戏公司彻底抓狂
  • 环卫工人愿年轻人少放点鞭炮 盼着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相关阅读
  • 福建霞浦义乌城隍庙 见证义乌兵抗倭伟绩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