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窑新市镇建设地块鸟瞰图
浙江在线10月18日讯
干窑简介
干窑镇,位于嘉善县中部,处长三角中心区域,东接上海80公里,西依杭州90公里,北靠苏州90公里,申嘉湖高速穿境而过并设有互通区,交通便捷。镇域面积38平方公里,下辖9个行政村、1个社区,常驻人口2.6万人,流动人口2.4万人。
窑乡近景
省级文明村干窑村一景
全民健身运动会
2012年中国·干窑江南窑文化节开幕在即,作为东道主的干窑镇备受关注。初次听到“干窑”这个地名的人都会想:这是怎样的一个地方?
干窑是典型的江南小镇,河汊纵横,稻熟鱼肥。农田7万亩,渔塘1000亩,“干窑大米”、“范泾草莓”、“干窑青鱼”闻名遐迩。2010年,经省地质勘探部门证实,全镇含硒土地1.75万亩,“富硒”Ι级4440亩,可作种植约2300亩。2011年,干窑成功试种了800亩“富硒”大米,并成功打入周边地区超市销售,“范泾草莓”则连续3年在沪、杭等地推介订购,营销市场不断拓宽提升。
干窑又是一个工业镇,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六成以上,近年来更不断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电力电子和精密机械(轴承)产业。干窑工业园区是干窑镇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目前已形成了以电子元器件、精密机械、轴承、服装、木业家具为主的产业分布,连续7年被评为嘉兴市20家重点园区之一,利用外资连续8年进入嘉兴市十强镇的行列。新规划的干窑工业城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首期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已基本开发完成,二期也已正式启动。工业园区建设不断推进,累计投入1.76亿元,成功创建嘉兴市乙级工业园区。
而如果想把干窑近年来的发展尽收眼底,那么,5年是一个合适的时间跨度。
5年来,干窑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7%,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2.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6%,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6年翻了一番。累计合同利用外资786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135万美元;引进县外内资项目79个,实到县外内资13亿元,注册资本5.6亿元。
富硒大米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范泾草莓”总产值超过3000万元,有3类农产品被认定为国家级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
新市镇、新社区和“美丽乡村”联动建设,完成农房改造集聚992户,新建和改建城乡道路9.9公里,改造农危桥18座。完成9个行政村省定村庄整治建设项目。完成总投资2520万元的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网建设工程以及总投资2700万元、长度25.5公里的污水管网建设。
今年,干窑再次举办江南窑文化节,主题是“品鉴窑乡文韵,共创美好家园”。它所传递的不仅仅是干窑人传承窑文化的使命感,更有干窑人建设“两富”家园的共同心愿。
两富新镇
干窑镇精密机械龙头企业——浙江双飞无油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车间
干窑镇富硒大米生产基地
行走在干窑,曾经的窑墩遍布之处早已变作了一望无际的稻田、全新布局的工业园,底蕴深厚的窑文化气韵流传,化作了干窑人文化自信的源泉。而今,“干事为先,窑铸文明”的干窑精神更鼓荡着干窑人的心怀,砥砺着干窑人团结奋进,书写新的篇章。
2011年,嘉兴市十强新市镇名单揭晓,干窑镇以156.7分居第三,首次跻身十强行列。干窑镇党委书记陆春浩介绍说:“评选十强新市镇,主要是看人均经济指标和农房改造集聚。”
数据显示:2011年,干窑镇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3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387万元,分别增长53.9%和58.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553元,增长15.86%。
去年以来,干窑中心集聚区一期工程顺利推进,完成农房置换和改造集聚278户。目前,14幢多层标准公寓房全部结顶,63幢农户自建房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月半湾小区的4幢多层公寓房也进行了招投标。
成绩已成过去,干窑人开始擘画他们的明天,同样以5年为一个期限。
陆春浩表示,今后5年是干窑镇大力实施融入上海、创新发展、统筹提升、生态立镇、民生优先“五大战略”,全力推进转型升级工业强镇、精品高效农业重镇、窑乡特色文化名镇、统筹发展和谐新镇和生态宜居现代市镇“五镇建设”的重要时期。农业上,要突出抓好精品农业“一万三千工程”,打响“富硒”牌,在去年成功试种800亩“富硒”大米基础上,把“富硒”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1200亩;加快建设万亩富硒农产品示范点,不断提升“范泾草莓”、“干窑大米”、“干窑青鱼”等优质农产品知名度。工业上,要突出抓好现代工业“引优育强工程”,大力发展电力电子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个体做强、块状做大、结构做优。三产服务业,要突出抓好“拓展增能工程”,充分利用新的城市大道建成机遇,树立“错位发展”理念,规划发展综合商贸功能区,实现县城服务功能配套,推动现代新市镇开发建设、品位提升、功能增强。
“未来5年,我们要立足‘两富’建设的总要求,紧扣‘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总部署,咬定一个目标不松劲,弘扬一个精神不松懈,保持争先进位的拼劲。”陆春浩说:“这‘一个精神’就是‘干事为先,窑铸文明’,而这‘一个目标’就是‘五年再建一个干窑新镇’。”
窑韵悠悠
省级文保单位干窑和合窑窑工装窑场景
干窑农产品推介会在省人民大会堂举行
“干窑”曾作镇、乡、公社之名,建制变更不易本色。那些尚在吐泄的古老窑墩,虽已寥寥,却是它更久远历史的见证。
干窑镇的沈家和合窑墩建于清代咸丰年间,2005年作为“活遗址”被命名为浙江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沈家窑大修,沉默已久的古窑墩再次聚拢了人们的目光:窑堡内壁的砖坯辐辏四射,最终收于穹顶,盘窑师都是在无梁无柱,更无任何粘合材料的情况下,只凭其精准的手感规则地垒砌砖坯,于砖缝间填泥……传统技艺令人惊叹,砖窑业的兴旺恍如昨昔。
据记载,干窑砖窑最多时有800余座,烧窑的烟火昼夜不息,运送砖瓦的船舶往来相接于水上。
明代,干窑便因出产“京砖”而被赐封为“御窑”。所谓“京砖”,即专为皇宫烧制的细料方砖,颗粒细腻,质地密实,相传一两黄金造一块砖,故称“金砖”,又因专运“京仓”,供皇宫专用,又称“京砖”。
咸丰年间至民国,干窑因砖窑业鼎盛而声名远播,官府建筑和望族宅第皆以用干窑砖瓦为荣。上海开埠时,所用砖瓦专从干窑调运,西方人在上海造屋时出现了“洋瓦”——平瓦,干窑商民立即仿制,从而有了第一张国产平瓦的诞生。
杭州知味馆、楼外楼、上海城隍庙及苏州、无锡园林、镇江金山寺、松江方塔、山东重修的孔庙的砖瓦都来自干窑。
京砖入窑烧制之前需经过取土、制坯、排潮、打紧火、染烟、加水等30多道工序。2009年,京砖烧制技艺成为了浙江省“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新发现”之一,列入省非遗名录,并申报国家级非遗名录。
在干窑镇文化中心三楼的“中国·江南窑文化”博物馆里,从宋代至当代的百余件砖瓦及砖瓦类艺术品展示着干窑灿烂的瓦当文化;干窑中学25名学生组成了窑文化制作兴趣小组,由专职教师对他们进行特色教学;乡土教材《不熄的窑火》已多次荣获省市级教学成果奖,金天麟撰写的《窑乡的记忆》挖掘和丰富着江南窑文化的内涵;沈家和合窑前,每年都有镇里分批组织的青少年前往京砖烧制现场参观,而干窑镇政府也设立了专项资金及时保护修缮非遗产业保护基地……
按照窑俗,古时一到正月,窑工们会在锣鼓喧嚣的夜色中骑竹马、串马灯,而那窑韵悠悠分明已穿过冬夜的薄雾,透过时空的阻隔,在今日的干窑大地上继续回荡。
- 嘉善县长生村村民顾忠忠一家:乡下人成了"街上人"
- 毛贼夜盗电缆 忙煞嘉善抢修哥
- 蔡奇在嘉善调研强调:推进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
- 涉嫌受贿罪玩忽职守罪 嘉善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被诉
- 第五届中国小康村篮球赛总决赛在嘉善开赛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