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9日讯 在眼下的北方,部分地区出现了降雪,霜冻逐渐在我国北部一些省市出现,大部分地区进入寒秋。相比北方寒气逼人,江南绍兴还算温暖,但处于缓冲期内气温波动较大。未来数日气温将渐渐回升,早晚温差依然很大,正是呼吸道、胃肠道等疾病高发期。气象部门说,接下来冷空气会来得比较频繁。
这周的这波冷空气威力还是蛮强的,席卷了我国大部分地方,前两天不少朋友就开始互发短信问候:“天气转凉,注意身体”。有个好消息是双休日气温回升比较快,趁着这个间歇期,我们可以好好享受这个双休日。
此后冷空气将频频到来,本周末也许是9月以来最后一个“黄金天气”的周末了。
昨天记者从市气象台了解到,尽管上波冷空气已经大体远走,不过“后遗症”就是早晚的气温回升得慢、下降得快。和昨天情况差不多,今天的最低气温还不会升得太高,依然是12℃,而明后天升得比较明显,周六14~15℃,周日就有17~18℃了。所以,早出晚归的话,还是得带上小披肩或外套。
不过中午的情形会截然不同,艳阳高照下,温度会快速上升。今天24~25℃十分适宜,明天就会感觉有点热了,最高到28℃。
这天气一晴朗,“霾”就回来了。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分少得可怜,连冷空气来时都下不了几滴雨,所以无法把空气洗干净。
不过,这天气的大局改不了,昨天气象台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接下来冷空气会来得比较频繁,尽管强度不是很大,但气温会逐渐下降。季节正在悄悄转换,深秋的痕迹会越来越明显了。
-相关新闻
“半夜醒来,腹痛腹泻到天亮”
“胃肠炎”不一定是吃出来的,也可以“冻”出来
这两天就有不少人“中招”了
商报讯前几天冷空气袭来,温度普降,特别是昼夜温差很大。这老天爷一变脸,很多人就吃不消。“上半夜好好的,下半夜突然被痛醒,阵阵绞痛硬是折腾我到天亮,今天早上天刚亮就捂着肚子赶到医院……”昨天早上7点不到,家住市区的周小姐就在家人的陪同下,赶到市区人民医院急诊内科。急诊医生说,他昨晚也被折腾得够呛,这种“胃肠炎”患者一晚接诊好多个。
“胃肠炎”不一定是吃出来的
据周小姐讲,这两天晚上很冷,可她依然盖着很薄的被子开窗睡觉,到了下半夜就突然痛醒了,厕所一个晚上都跑了七八次。“都痛得浑身无力,直冒冷汗。”
根据她的陈述,医生得出的诊断是“胃肠炎”,急诊医生说,在天气突然变冷时,这种毛病十分常见,主要症状就是“腹痛”、“腹泻”。
昨天,记者从市区其他医院了解到,与市人民医院一样,冷空气一到,这两天的“胃肠炎”患者确实增加了不少。值得一提的是,患者并非都是年老体弱者,年轻女子患病的也不少。
“对这种疾病大家有一个认识误区,认为这种毛病都是吃出来的,其实这毛病也可以是‘冻’出来的。”市第五人民医院内科医师告诉记者,夏天因为暴饮暴食或者吃过多海鲜或者冷饮,确实会引发胃肠炎,但在季节转换时,特别是天气一冷,因为着凉胃肠道受刺激,一样会引发胃肠炎。
医生说,以前没有肠炎病史的人可以“冻”出“胃肠炎”,以前有胃肠炎病史的患者更需要特别提防,千万不要着凉。“因为,受冻之后,肠炎的症状会加重。”
在季节交换的时节,特别是早晚温差很大的情况下,大家首先要注意保暖,别只要风度不要温度,晚上的被子也要盖厚点。
季节交换,哪些疾病要防?
除了“胃肠炎”患者增多外,其他呼吸道、心血管等疾病患者也增加了一些。接下来,步入深秋,随着冷空气的经常造访,冬天的脚步会越来越近。在寒冷的季节、特别是季节交换时,哪些疾病多发?大家应该注意些什么?
一是心脑血管病。医生说,昼夜温差大、天气变冷的时候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这主要是因为,在天气寒冷时,脑与心肌的血液灌流都相对减少,水分摄入也有减少,这就导致血液粘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这就让脑梗塞、心肌梗塞发病几率大大增加。
二是呼吸道疾病。天气突然变冷,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抵抗力较弱或以前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的朋友,您得好好保暖,多晒晒太阳,多吃一些新鲜水果和蔬菜。当然,适度运动也很有必要。有哮喘病史或有过敏体质的朋友,应当避开过敏原。
三是消化道疾病。如上文所述,“胃肠炎”也可以“冻”出来的。可以多喝开水,多喝热粥,以养胃气。晚上盖厚一点,别冻着肚子。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