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22日讯 近年来,由于用电负荷大幅度增加,电力故障报修突飞猛涨,尤其在夏季用电高峰时期温州城区日均工单在150张以上。加之温州市鹿城主城区人口密集,交通繁忙,道路拥堵,对抢修优质服务到达现场时间造成了很大的阻力。
如何保障电力抢修及时?针对省电力公司提出抢修提速优质服务的新要求,温州电力局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积极探索全新抢修思路,利用各种可调动的社会资源为电力抢修提供有力支援。
20分钟抢修服务圈
在故障抢险处理环节,传统做法是95598值班员接收系统工单或95598服务中心下达主动服务指令后,打印故障报修工单,同时电话通知抢修人员,持故障报修工单赶赴故障现场工作,抢修完成后填写相关内容录入客户服务系统,完成工作流程。
据悉,温州主城区涵盖44平方公里,有120万常住人口,30万电力用户。为打造20分钟抢修服务圈概念,温州电力局配电运检工区技术组对主城区十个抢修点进行了划分布置,中心向外辐射控制在2公里以内,具体划分为西城片、解北片、东门片、上陡门片、中心片、市府片、南浦片、水心片、雁湖片、CBD片10个抢修圈片区,便于在20分要求时限到达。同时,该工区还利用进物业、进社区共建抢修服务点,基本达成在主城区20分钟抢修到达现场的目标。
目前,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前期准备,该工区和电工实力较强的旧城改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达成了设备故障处理劳务协作协议,对18名工作经验丰富的物业持证电工进行了专业岗位培训后,安排在中心片、解北片、水心片进行抢修协作,为20分钟抢修服务圈前期准备打下良好基础。
18名特殊电工“上岗”
自8月份,配电运检工区20分钟抢修服务圈试运行开始启动以来,中心片、解北片、水心片三个片区作为试点,18名特殊物业电工就持证“上岗”了,日均出动勘查故障超40余件,到达现场基本控制在20分钟以内,每日物业电工自行处理十几件单户失电的简单故障。
这些“特殊”电工对辖区内的公变配电设施都具有一定的维护经验,熟悉现场低压配电设备,并经过供电企业的专业培训和安全知识学习,签署劳务协议。“特殊”电工的主要工作内容是进行简单日常维护、常规检修和事故抢修等业务。当出现抢修故障时,“特殊”电工可以率先到现场查勘,了解具体情况,为电力抢修人员节省时间和精力。例如遇到类似用户侧空气开关跳闸的故障,“特殊”电工就可以进行及时试送,若遇到试送不成功或无法独立处理的故障,“特殊”电工就将故障具体情况告知电力抢修人员,大大提高了抢修效率。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各抢修当值与物业电力服务点的衔接日渐流畅,抢修工单完成信息快速传递,大大减轻了抢修班组的工作强度,减少了重复抢修出车,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提供高效、畅通、快速、优质服务的同时,还能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边发现、边整改,使电力抢修更趋多样化、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和人性化,真正为广大客户提供高水准的优质服务。
抢修服务圈初显成效
9月16日下午18时,一声急促的电话接进抢修指挥中心,抢修班组汇报,中山公园附近线路发生火灾,经抢修班组确认为中山297线线路起火。
发生火灾的线路上有重要负荷温州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其他负荷也是供闹市区,影响面比较大。指挥中心按照尽速消除事故,保证用户供电的原则,协调各部门人员,各司其职,在20分钟内火速赶到了现场,随后通过营销部门联系人,联系重要用户温州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要求转移负荷。在负荷转移后拉停中山297线开关,由消防人员进行灭火处理。接着把起火的导线拆下来,由到场的技术组、运行组和抢修组共同进行起火原因的事故分析。在事故现场勘察和导线烧毁原因分析中发现,由于公园的大型树木和导线靠的过近,引起放电,是发生火灾的一大诱因。为了保证新的导线更换后,不再发生同样的故障,需要将公园的树木进行砍伐,保证安全距离。指挥中心和园林处进行协调,对公园树木进行处理,保证了线路的安全运行。中山297线更换新的导线后,把温州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的负荷重新倒回到中山297线,为次日的东屿变全停和广场变1号主变停役倒负荷做好了准备。
一场火灾引发的缺陷在各方人员的齐心协作下,终于在当夜零点前圆满解决。“在我们的配网运行抢修班组里,只有更加密切的融合协作,才能打造好我们的短时抢修圈。”抢修人员如是说道。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