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记信箱
第二乐章和人民心连心的“书记信箱”
2012年8月29日,一上班,王财华就拿着钥匙来到办公楼前的“书记信箱”。这是他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中国美丽乡村精品村——孝丰镇城北社区,自从今年3月份建立这个“书记信箱”以来,一共收到了40多封群众来信。
这一天,王财华从信封中取出的有3封信,反映的都是老百姓生活中最密切相关的事情。翻阅完信件,王财华立即召集班子成员,商量解决方案,各司其职,落实到人。
事实上,“书记信箱”只是城北社区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的一个方面。为了更好地紧密党群关系,将服务做得更细致、更贴近,城北社区自创了一套“543”工作模式。
在收集民意方面,村里为老百姓设立了五种途径:
第一,老百姓可以写信给“书记信箱”;第二,可以周一到周五晚上6点到8点半到村委值班室直接反映问题,解决了村民白天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的困难;第三,每月10日、20日、30日,县、镇党代表都会在党代表工作室坐岗,专门负责解答村民们的咨询;第四,成立29个村民小组,设立民情瞭望室,及时为村民答疑解惑,疏解烦恼;第五,通过会议、集体活动等途径,发放民情连心卡,有问题通过卡片传达。
“4”和“3”,则是指4种服务形式和3种评价方式,即党员创业领衔服务队、夕阳红服务队、竹制品联谊会、新居民服务队,和民情连心卡、党员服务中心的电子评价仪、集中公示牌等评价方式。
在走访中,当地的村民开玩笑地说“我们书记、主任自己的企业也做得很好,都是开大奔的呢。”对此他们自己说:“老百姓是最实在的,你如果自己都不富裕,怎么能说服大家相信你可以把一个社区管理好呢?”尽管社区工作耗费了大量的精力,花在自家企业里的时间越来越少,但他们的脸上多的是比以往更浓的幸福感。
这里,是安吉竹制品产业最早的发源地,辛勤创业,物质富裕,如今人均收入已达到18700元;这里,正迈向精神富有的新彼岸,和谐幸福,是这个“美丽乡村”的真正内涵。
竹报平安步步高。“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华西村。”王财华自信地说。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