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湖州 正文
古镇箍桶匠:30年辛勤工作成就一道别样风景
2012年10月23日 09:46:15

   浙江在线10月23日讯 清县新市镇宁夏路32号,是箍桶匠邱新民的作坊。店门口堆放着一摞摞木质的脸盆、脚盆、泡脚桶、靠背椅子,还有一些半成品的合子。昨天,记者还没走近,就能听到“啪、啪”的木头敲击声从作坊里传出来。

  从上海来新市旅游的陶先生对邱新民的箍桶手艺产生了浓厚兴趣,正蹲在一旁专注地看着他削板。“看到邱师傅做的东西,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蛮好玩的。 ”

  邱新民今年45岁,从16岁开始跟着父亲学箍桶手艺。他说,箍桶看看蛮简单,但做起来其实有点麻烦。“不管是木桶还是木盆,都要用这样10厘米宽的薄木板一片片组成,便于围成圆形。 ”邱新民说,一个桶往往要经过削板、钻孔、拼接、套箍等10多道严密工序,才能拼得天衣无缝、滴水不漏。

  回想30年的箍桶生涯,邱新民不免感慨。他告诉记者,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家家户户都用木质的马桶、脚盆、米桶、锅盖等,就连姑娘出嫁,嫁妆中也必须有马桶、脚盆等东西。“当年做一个月箍桶匠的收入相当于人家在厂里做3个月的工资,靠着这门手艺养家糊口。 ”

  但是慢慢地,木质的桶、盆、盖等大多被搪瓷、塑料、铝合金等材料代替,邱新民的生意也自然清淡下来。无奈之下,2003年,他选择了“改行”,成为了杭州一家钢铁企业的普通工人,每个月1000多元的工资比箍桶要好很多。家里的日常开支问题解决了,然而邱新民心里仍惦记着那些木板、铁环,闲暇之余就取出工具,在家箍个水桶、脸盆之类的小东西。“就是对那些东西有好感,没办法。 ”

  2009年,由于身体原因,邱新民选择回新市,又开了间箍桶作坊。这门间断了7年的老手艺终于在他手里又重新“活”过来。每天做一两个物件,每个月2000多元钱的收入,邱新民也觉得很满足。“这个活太苦了,赚的都是辛苦钱,年轻人都不愿意学。我的箍桶手艺恐怕要失传了。”邱新民说,自己算是箍桶匠里面最年轻的一批了。他说,只要人们还有需要,他还是会坚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来源: 湖州在线 作者: 徐坊 编辑: 王艺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每日关注
  • 一线湖景房成露天厕所 新年愿望不再有人随地大小便
  • 大头儿子官司上身 杭州公司向央视动画索赔156万元
  • 传销“老总”在咖啡馆里开年会 被诸暨警方一锅端了
  • 每10分钟攻击三国主题网游 玩家和游戏公司彻底抓狂
  • 环卫工人愿年轻人少放点鞭炮 盼着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