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参事在杭州青山湖科技城调研。
省政府参事在杭州下城区调研家庭护理员培训课题。
浙江在线10月24日讯 这是一个低调的群体,虽然他们是来自于各领域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其中有将军、院士,有厅(局)长、民营企业家,但他们长期居于幕后,默默无闻。
这又是一支极其重要的咨询力量,他们被誉为政府的“智库”、“智囊团”和“高参”。他们的建议可以通过“直通车”的方式,快速传至省委省政府,乃至国务院。
他们,就是省政府参事。
1952年,我省成立省政府参事室,转眼一个甲子过去。60年来,81名参事先后接受省政府的聘任,尽心为国家战略建言,为民生冷暖鼓呼。自政府参事由任命制改为聘任制以来,他们共送呈各类参事意见与建议500余份,涵盖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科教文卫、社会民生等方方面面,每份都得到省领导的批示和回复。一大批几经磨砺与锤炼的参事意见、建议,已转化为或正在转化成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战略决策,推动我省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建言献策协力兴省
为浙江发展出思路、献良策,是省政府参事履行职责的核心。
在很多人眼里,今天的浙江似乎是“富裕”的代名词,但今年69岁的参事于涟,更关注浙江“欠发达”的一面。身为浙江大学预防兽医学科博士生导师、曾任省科技厅副厅长的她,一直希望利用自己的专长和参事的特殊职位,为“三农”服务。
2008年初春,雪下得特别大,于涟仍然按照原计划,深入开化、常山、遂昌、青田等欠发达县市,对27个乡镇、42个村庄和上百户农家走访调研。
我省中西部农民增收渠道偏少的现实,深深触动了她的心。经详细了解、缜密分析,于涟迅速起草了一份《大力扶持竹子油茶,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的建议,直接递上省领导的案头。省领导作出两百多字的批复,要求“继续深化调研……要想山区发展快一些,有必要发挥信贷资金的作用……”
于是,于涟又一头扎入基层调研,深入山区和林业部门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信贷扶持建议,终于促成我省相关部门及时制定专项扶持政策。
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我省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样吸引参事们的目光。王东祥、刘祥官、何荣飞、吕一民、朱震鹤、陈守义、陆惠明……这一批经济学家、金融专家,还有很多从经济管理岗位退下来的领导同志,长期关注我省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殚精竭虑,建言献策。
2008年金融危机来袭,他们铆足了劲四处调研,写出《我省外贸龙头企业要在非常措施下化“危”为“机”走出困境》、《妥善处理乡镇企业的若干问题》等一系列建议,有力地帮助浙江经济回归正轨。
关注经济现象,还要关注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早在2005年,童禅福、于涟、董石麟、吴山明、杨扬、孟丙南等参事通过实地调研,敏锐地感知到,义乌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原有的行政管理体制成为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的羁绊,于是向省政府递交《要着力推进义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议,总结现有行政体制有7大绕不过去的障碍,并提出3条建议,省主要领导很快作出批示。不久,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扩大义乌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改革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这意味着一直被视作“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典型的浙江,在“强县扩权”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情系百姓关注民生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关注民生,时刻把百姓冷暖挂在心上,是参事们的关注所在和职责所系。
参事何一枫就是这样一个有心人。退休前,何一枫经常会在中秋、春节时去慰问老人。他发现,住在多层公寓的很多老年人虽然看上去身体不错,却因关节问题下不了楼,只能站在楼上看风景。如果有电梯上下,这些老人的活动空间将大大拓展。
为此,何一枫参事深入调研,发现仅杭州市在2008年底就有65岁以上老人86.83万人,大多居住在上世纪90年代前建成的老小区中,以多层为主。为此,何参事于2010年递交了《关于在我省城市多层老式居民住宅加装电梯的建议》。
这一建议得到多位省领导的批示,认为“是一件大好事,应当大力推动把好事办实办好”,“推动有条件的城市先试”。在2011年8月公布的《浙江省老龄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探索实施‘住宅适老化改造’和‘老式多层公寓电梯改造’工程”赫然在列。
农民的生活和权益保障,同样也是参事们关心的重点。
2010年元旦刚过,童禅福、卢亦愚两位参事就深入丽水、金华和衢州农村,调研中小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难点,并撰写《我国中小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难点和思考》,大胆地提出了“在户籍制度改革中,应根据我国的实情,将农民的社会权利与经济权利分开,经济权利与户籍分开,社会权利跟着户籍走,经济权利照样享受”的设想,引起省领导的高度重视。
“三农”问题专家顾益康参事,连续多年参与中央一号文件的起草;原来从事旅游管理的姚升厚参事,经调研后递交了洋洋万言的《关于将生态旅游业作为我省中西部山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建议》……他们,都为农民致富作出重要贡献,也为政府参事情系民生留下了漂亮的注脚,得到省领导的充分肯定。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