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举行为期三天的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参加培训的新闻发言人有98人,19人无故缺席;新闻发言人助理有106人到会,还有20人无故缺席。对此,南京市委书记提议媒体曝光19位无故缺席培训班的人员名单。
现今不少地方政府的新闻发布制度虽已大致建立起来,但要有效契合媒体变局,及时满足公众知情权,要走的路还很长。新闻发言人既是政府的形象代言人,又要扮演政府部门与媒体、公众之间的联络人与协调人,有时不免落得两头不讨好,作为特殊的公关人员,其难度系数与风险系数都是比较高的。比如调查显示,2003年首期中国新闻发言人,经过“七年之痒”,如今大多已离开新闻发言人岗位,其中离职时最“黯然”的,不管你信不信,大概要数王勇平了。而要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合格的新闻发言人仍是稀缺资源,强化专业培训可谓必经之路,就此而言,南京市的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绝非可有可无的摆设。
不过,新闻发言人培训课虽不是摆设,像南京市这次邀请了清华大学与知名媒体的专家、记者来授课,“教师”阵容可说够强大的了,但在有些新闻发言人及助理的眼里,自己的“新闻发言人”身份未必不是摆设。试想,一场由地方一把手亲自主持的培训,竟然有这么多人无故缺席,就官场逻辑而论,真是有点匪夷所思的了。最大的可能就是,在这些无故缺席的新闻发言人眼里,自己的“新闻发言官”身份只是附加的、甚至是可有可无的,基于此,觉得参不参加培训都无所谓,估计上级官员也不会太把它当回事。不然就算天上下刀子,也要赶来当听众的。
这首先与政府新闻发言人的构成有关。目前政府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大体上有三类人:一是主管领导,多是部门“二把手”;二是秘书长或办公厅主任之类的内务“总管”或外务“公关”;三是宣传部门领导,也多是“二把手”。南京市曝光的“逃课”名单并未明确这些新闻发言人的具体职务,不过,虽不敢妄加揣测哪一类缺席的最多,但相对而言,可能第一类“二把手”最不情愿参加这个培训。
而更大的尴尬在于,有些新闻发言人在过往的所谓“新闻发言”实践中,早已形成对这个岗位的漠视态度。就像市委书记一口气数落的“新闻发言人”三大问题:一是成了摆设,成为“不发言人”;二是遇到难事、坏事、急事、大事才被迫发言,成为“被动发言人”;三是越俎代庖,替别的部门充当新闻发言人。一摆设,二被动,三替代,态度决定一切,这些所谓的“新闻发言人”还没上过新闻发言人的第一课,这是逃课之因,又是缺席之果,本是个怪圈。他们的缺席,客观上也可说是对新闻发言人制度实施现状的批评。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