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10月23日电 近日,陕西省合阳县出台规定,拾荒需持证上岗。随之网络上引发了对此的争论。“持证上岗”不仅考验了“灰色”的拾荒大军,也考验了出台规定的管理者。
有人认为,这是给弱势群体设立最后谋生的门槛,将带来拾荒行业的垄断,而一些存在于产业链中间层的问题并不能得到解决。当然,支持的声音也提出,这对于规范拾荒市场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不可否认,在收废品的行业中确实出现了环境污染、噪声、偷盗、销赃等问题。在浙江、河北等地也出现过相关的收废品人员需持证上岗,统一车辆和服饰的规定。但记者发现,很多地方出台的规定在“大操大办”后却“无疾而终”。要知道,在这些管理办法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的拾荒人群和复杂的废品回收产业链。一“证”治理似乎显得有些无力。
记者在杭州采访中遇到拾荒者李克顾,他说:“一斤报纸赚1毛2,一斤纸板赚1毛4,每个月的收入在2000元左右。而这些钱要靠每天跑30趟八层楼那么远才能换来。”
在浙江,诸如李克顾这样的拾荒者有4万左右,大多来自农村。他们文化水平低,流动性大,有些甚至没有固定住所。如果拾荒还要考证或者交费,那他们将面临再一次的失业。
当拾荒成为这一人群的救命稻草时,有的人却因商业化的经营成为产业链的受益者。一些大的再生资源集团每年的营业额可以达到100亿元甚至更多。在行业中,非法的收购站仍然存在。一些非法途径获得的材料也能找到买家,而一些不能收购的物品也在违法的途径中获得销路并危害人们的健康。
面对行业深层的问题,用“证”管理似乎还不够。有关部门更要做的是加强市场监管,促进行业自律,从源头上减少犯罪。用“证”管理要注意的是不加重拾荒人员的负担,而是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提高素质,引导他们规范行为。废品回收领域既不能一“限”了之,也不能放任不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