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百姓共享生态成果
“从2008年提出建设生态镇目标以来,双浦主要从饮用水、空气、环境三大方面入手,关停采矿、冶炼等污染型加工厂,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村道、河道、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因地制宜逐步实现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化处理。”双浦镇副镇长张国忠介绍说,由于双浦区域的特殊性(位于钱塘江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生态保护和建设成了他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到目前,双浦27个村4个社区,已有80%建成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系统。为了服从大局,双浦镇近几年坚决关停了一切污染型企业,投入巨资用于生态建设。今年,双浦镇将被授予“国家级生态镇”称号。
“这几年的工作实践,让我们意识到生态建设最终的落脚点必须是造福百姓,让百姓充分享受到生态建设带来的成果。”张国忠说,短期看生态建设可能会和一些人的利益产生冲突,比如把那些污染企业关停了,就会有很大一批人受到影响。所以现在他们更加重视“造血功能”,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进行产业规划,鼓励发展生态养殖、旅游、休闲农庄、茶叶等与生态建设息息相关的产业,最终造福百姓。
“现在,双浦人也已经充分意识到,我们的生态建设成果最终会使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受益。山好、水好、空气好,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老百姓的腰包也会越来越鼓。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双浦还会越变越漂亮。”张国忠说。
从数字看
浙江生态建设
“十一五”期间,浙江单位GDP能耗从2006年的0.878吨标准煤下降到2011年的0.695吨标准煤,5年累计下降了20%以上。
作为市场化改革最早、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省份,浙江也是全国首个出台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省份。2007至2011年,省财政累计转移支付的生态补偿资金达51亿元。
从2004年至2010年,浙江先后实施了“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和“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从2011年开始又进一步实施了“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方案,明确了“十二五”生态文明建设8个方面主要目标、11个专项行动和11项保障措施。在全国率先全面建造县级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达82%;72.4%的建制镇建成污水处理设施;推进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社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7%;
截至2011年,全省累计建成6个国家级生态县、45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7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7个省级环保模范城市、274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41个省级生态县和939个省级生态乡镇、22个国家园林城市(县城、镇)、36个省级园林城市。
保护生态
就是保护生产力
生态建设,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没有了新鲜的空气、干净的水源,再多的物质财富也等于零。保护生态,实际上就是保护人民的健康权益,同时也是保护可持续的生产力。
先污染后治理,这是很多工业国家常走的路。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这条路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我们今天重视生态建设,实际上是追求幸福生活的意识觉醒,同时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
生态建设,除了政府大手笔投入之外,更有赖于民众的主动参与。也只有广大民众积极参与,生态建设才有可能深入持续下去,而不是一场短期的运动战。要激发民众的自觉意识,就必须让他们充分享受生态建设的成果。守住了青山,其实就是守住了金山。如何挖掘这座金山,把生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是当前的重要功课。
可喜的是,浙江在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生态建设与企业发展并不矛盾,它反而可以倒逼一些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双浦镇的生态建设就是一个生动的实践,虽然经济会经历转型的阵痛,但是从长期看这是一条必由之路。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