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作假”如何应对“限利”?
据三秦都市报近日报道,针对陕西商品房的“限利令”(确定合理利润率并控制在10%左右),一家在陕西排名靠前的国有房企副总称:如果政策一旦执行,开发商的应对办法只能是互相作假,期望“限利令”挤干高价房“水分”将受阻。还有开发商坦言,如果影响开发利润,开发商肯定会降低标准、减少配套,极可能会影响楼盘的工程质量。这项“重拳”打击高房价的新政,一推出,就遭受如此挑衅式的当头棒击,原因何在?
房产商明目张胆叫嚷要造假,让人们感到诧异,却也深刻体现了房地产市场的现状。
这样的公开叫板,充分展示了在房地产这样的支柱产业面前,政府监管是何等无能、无力和无为。
事实上,开发商并非危言耸听,虚张声势,在现有的政府监管和社会法制条件下,房产商虚报高成本不过信手拈来,盖一座豆腐渣大楼更是经过了大量实践锻炼。
市场经济理论常常用一只“看不见的手”教导我们要充分发挥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比如,房地产行业有钱赚,大量的投资会蜂拥而至,直至存量房供给过剩,赚钱效应越来越小,投资者自然而然会逐渐退出房地产行业,及至存量房供给再次供不应求,房地产开发会再次成为一个赚钱行业,重新吸引大量投资者进入——如此周而复始,就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让市场在适度波动中获得相对平衡。
但这只看不见的手要发挥理论上的作用,是有条件的:完备的社会法制、强有力的政府监管、遵纪守法的公民意识、市场中人人(公司与公司)平等的观念等等。
我们的市场经济距此还很遥远。仍以房地产行业为例,明明是一块大肥肉,大家都想去咬一口,但并不是你想咬就一定咬得到的,房地产近年来的超常繁荣只是少数垄断房企的狂欢;不平等的市场环境、不透明的监管,培养了大量善于钻空子、打擦边球的房地产老板。
结果很严重:管理者常常反复无常,出台一些与市场经济规律相左的政策,比如限利;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策的执行无力),被管理者公然与管理者唱对台戏,比如叫嚣要造假、造质量差的房子。可以看见的结果是:房价已经大大偏离了市场所能承受的风险,却依然看不到那只手的出现。
市场经济必须建立足够强大的运行规则,否则以“作假”应对“限利”几乎不可避免,而更严重的后果还在后面等着我们。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