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保员查看村里的石人。
浙江在线10月30日讯 不少穿越时光隧道的东西,令人片刻间悠然心醉,梦回千年。走在宁海县西岙古村,就时常有这种错觉。
通往小村深处的必经之路上,一脚踩上了一座石桥,低头一看,宋代的!寻着脚下的“惊喜”挪步,一抬头便撞见了东晋的古刹。一路上,我们有些谨小慎微了,深怕脚步一重,就惊醒了这里遍地散落的石人、石马和石碾。
西岙村古称西洲,从宁海长街镇往东北方向出发,需行6.5公里。它是宁海甚至是浙东最古老的村庄之一,宋代西岙村就已有1000多户人家,居住着“陈郑周王、蒋穆姚林、金祝阮蔡、叶程顾赖”十六大姓,村里大街和西山下仅打铜店就有36家,历代出过进士12名,还是南宋右丞相叶梦鼎的出生地。
走得越深,我们的好奇心愈重。诸多的古物怎么就能漫不经心地存在着,没有半点珍宝该有的“待遇”?而这一切又与小村浑然一体,仿佛时光仍停留在千年之外。
当我们遇上村里的一支文保队后,所有的疑问都解开了。队伍成员是全村村民,“常务理事会”是村里几个活跃分子:陈善木、陈万珍、陈万甫……文保队员自认为很“蹩脚”,但他们却让民俗重新回归,让历史散发迷人的气息。
一批精心归位的文物
西岙村村口,有一片紧挨着小山包的颇大空地。杂草整齐划一,明显有人长期细心修整,几座翁仲武勋、卧羊立马零星排着队,单脚的石门依然巍峨,墓面已失,但依稀能辨认得出是座规模较大的古墓。
“这座石马是从村口老李家的榨菜缸里背回来的,那个石墩原本是一户人家用来垫床板的……”指着眼前一片遗迹,陈善木有些自豪,别看文物凌乱,可都是“文保队”一座座、一块块找回来,然后考证“复位”的。
简单一句话,就概括了“文保队”近年艰辛的工作。曾经辉煌的西岙村留下不少文物,但动辄千年的漫长历史让许多文物不知所踪。比如,几年前69岁的陈善木退休回村时,发现儿时经常玩耍的石人石马不见了。
和许多村民一样,那时他并不知道这最平常不过的玩艺儿其实挺稀罕。“祖上传下来的东西,就要好好保管。”在他的发动下,朴素的想法促成了一支文保队,村干部、热心村民成了首批队员。
物件归位,是他们能想到的第一件事。
一听说要恢复老祖宗的东西,全村336户人家家家户户翻箱倒柜,有人拿出了藏在灶台底的老祠堂牌匾,有人清理出自家后院的老石碾;有人挖出传了几代的雕花木柱子……短短一个月时间,近百件老物件就摆在了陈善木等人的面前。
“它们原本在哪里?”这让既不太懂文物,又不熟识历史的草根文保队员犯了难。“问古书、问老人。”陈善木想到了两条捷径。
此后的几年时间里,他们奔走在各种各样的县志、村志之中,村里80岁以上老人的家成了文保队员的“第二个家”,就这样,眼前这座古墓的模样一点点“找”了出来:墓主人郑霖官拜淮浙发运使,历经20载割俸集资,建造“登云桥”,死后赐葬于此。“墓碑宽13.5米,墓道长50米,宽10米,两侧陈列石生像,墓前80米处设石牌坊……”
尔后,全村四五十个文物点也奇迹般地被他们一一归位了。
一场智慧的文保实验
文物一件件被摆放了回去,可“安全”问题立马出现了。
“老祠堂前的两座云鼓很神奇,冬暖夏凉,还能治皮肤病。”云鼓本来一直严严实实地藏在村民家里,“归位”后,竟被小偷给盯上了。某一月黑风高的晚上,两个小偷把云鼓扛出了两里地,后来可能因为实在太重搬不动,才把它抛在了半路。第二天一早,村民们寻获,赶紧搬了回来。
“文物全都暴露在外,怎能保证安全呢?”这只是小村“文保队”遇到的众多难题之一。
很快,陈善木注意到石人、石马“瘦身”得厉害。“村民听说是文物,都爱去墓地里摸一摸、骑一骑。石头年代久远,本来就已经‘骨质疏松’了,一摸二摸的,鼻子平了,尾巴掉了……”更棘手的是,那座东晋古刹是木制结构,千年的风雨冲刷,如今已经摇摇欲坠,随时可能倒塌。
不过,民间有智慧。文保队想出了一套“土办法”,一种民间自发的文保实验就此拉开——
陈善木请来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立下了“村规民约”:“自觉保护文物,损者、偷者重罚。”而每一个古迹,“文保队”都登记造册,分派专人照料,俨然形成了一个严格的“首要责任人保护机制”。另外,一支在村民间招募的“夜巡队”也走马上任,每天晚上轮流值班,看管文物。
自制的文物保护措施,在村里随处可见。
白岩山脚,我们看到一棵圆柏被水泥墙包裹得严严实实,一半边的树叶全部枯黄,树干扭曲,还被蛀空了大部分,单薄得能被风吹倒。“这树有1200多岁了呢,早就站不稳了,我们用水泥墙把它顶住,为此还占用了旁边那户人家的半亩地。”陈善木说道。
而另一块石碾则是完全“生长”在村民阮孟畅的田地里,泥土掩埋了大半,并长了庄稼,土里的“微生物”时时刻刻攻击着松化的石头。为了保护石碾子,他主动拔掉了农作物,让出农田……
一段重回民间的历史
我们向着村庄的北面行进,寻找村里最年长的古迹——晋寺,据考证,此为宁海最早的寺院。
存留至今的集福寺则是清康熙初重建殿宇,乾隆三十六年(1677)续建大殿,道光二十八年(1848)再建法堂、净土堂及“兴福庵”等,此时已颇具规模,尚存古印,大殿保存完整。
我们读到的一长串史料,心生期待。但当来到寺院的“住址”,却发现想像中破寺院不见了,精美雕花的廊柱寻不到几根,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崭新的建筑。
“那是我们永远的痛,‘好心办了坏事’呀。”现在的“文保队长”、村书记陈万甫这样陈述当年的“过错”。他说,“文保队”刚成立时,那座东晋古刹让他们抓破脑袋。他们没有任何文物保护的知识,仅凭着一股保护的冲动给出的“土办法”便是拆了重建。
幸好,这样“好心的错误”仅此一件,这个并不专业的民间文保队很快就纠正了方向。如今看来,“功劳”是远远超过失误的,他们至少拯救了许多遗存,得以累世传承,“行大龙”就是其中一件。
63岁的陈万珍是文保队的另一名骨干,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看到了这号称“江南第一大龙”的两条竹龙——直径1米、长分别为32.5米和39米的青白双龙。
“如果你正月十八来我们这儿,那可热闹了呢。”他喜滋滋地描述着,我们眼前已经有了这幅景象:36名壮汉抬着的青龙、44位村民抬着的白龙,光彩熠熠;人流随着巡游的双龙游走,烟花流光溢彩,欢呼声、鞭炮声荡漾开来;近万名村民,兴奋地抚摸着龙身,期盼沾点喜气……
据说,“行大龙”最初游走在田头,寓意庄稼越踏越青,这一传统习俗始于南宋,一直保留到民国16年,已有700多年历史了,后因战乱而未能延续。
2004年,文保队员翻出了村志,记忆起这一老习俗,着手复原。陈万珍说,没有模样可参照,他们就找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回忆龙的模样,光龙的样品,试了十几次,才恢复了停演75年的“行大龙”。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