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浙江省农办
顾益康
浙江在线10月30日讯 顾益康是浙江省农办原副主任、全国著名“三农”专家,目前他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三农部长,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30年来的农村改革过程中,他亲身参与了几乎每一项改革和突破,说起城乡统筹的浙江方法,他如数家珍。
记者:城乡统筹是个什么概念?浙江是什么时候走出第一步的?
顾益康:城乡统筹就是要改变和摒弃过去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观念和做法,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削弱并逐步清除城乡之间的樊篱。
统筹城乡一体化,浙江是全国最早实行的省份,我记得是2003年起草文件,2004年出台的具体政策。
十六大以来,浙江出台了一系列包括“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在内的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工程项目。2007年浙江又制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2010年从省级层面提出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计划从2011年到2015年之间,将70%左右的县(市、区)建成美丽乡村,这也是“千万工程”的升级版。
到现在为止,浙江创造了城乡统筹的多个全国第一。比如第一个出台城乡一体化纲要;第一个围绕城乡统筹构建起比较完整的政策法律体系;第一个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第一个出台对农林专业大学生和中专生实行免费教育的政策……
记者:为什么要实行“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顾益康:根据这个计划,2003年起的5年内,从全省3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整治的内容包括清理垃圾、治理污水、改水改厕、河道清洁等。2007年浙江又提出新的5年计划,乘胜追击,将全省3万多个行政村全部整治一遍。
实际上,“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是把统筹城乡的思路转化为实质性的政策,而不是空有的口号。形成以市场为基础,农民为主体,政府主导,协力合作的统筹发展的形态,最终通过这一系列具体的配套政策,缩小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的差距。
记者:目前这个“千万工程”实行了10年,对浙江的农村有什么重要意义?
顾益康:到目前为止,浙江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政策体系,也基本上全面完成了村庄整治的任务。
浙江城乡统筹的程度在全国是最高的,城市化率达到63%,远超过全国的50%。民生水平也在全国处于前列。
它的意义在于,第一是农地土地流转率提高,去年流转率达到40%以上,这样可以实现规模经营化,一大批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出现,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
同时,让农业成为农民致富的一个现代产业,实现浙江农业的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多功能化、标准化。
第二,是农民的收入大幅提高。浙江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经达到2.7万家,农业龙头企业达到6691家,农业专业合作社达到2.38万家,这些都能最直接地带动农户生产致富。数据显示浙江农民收入的80%来自二三产业。
第三,以“千万工程”为龙头的城乡统筹的系列政策,解决了农村的养老保障问题,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改善农民的生活保障和生活质量,解决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忧。
第四,是改变农村基础设施不配套,公共服务和城乡基础设施不衔接的状况,把生态文明和新农村有机结合起来,最终实现“两富”(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目标。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