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30日讯 何阿仙老太太今年82岁,家住上虞崧厦镇任谢村,今年9月中旬因病住进医院。10多天后,老太太的病好了,却不肯回家。她说,一回家,就没人陪她说话了,感觉特别没劲。
何老太太的5个子女经商量,决定轮流着陪母亲。于是,一张特殊的“陪母值班表”就出笼了,5个子女自9月28日起,天天轮流去老屋,陪老母亲,而且“全陪”:陪吃、陪聊、陪过夜。转眼已快一个月,刚好5个子女,一人两天轮了三遍。
有村里邻居们问老太太:“哪个子女表现最突出?”老太太笑而不答,实在被人问得不行,老太太冒出一句:“都好,个个都好!”老太太的意思是明摆在那儿的,她希望天天都有儿子女儿过来,手心手背都好,说谁不好都不行。
一张特殊的“陪母值班表”
何阿仙的丈夫早在1996年去世。老先生去世后,老太太16年来的生活,基本由几个子女轮着来照顾。开始几年,老太太身体硬朗,还是比较喜欢一个人独处的,一个月里难得有儿子女儿来看她,陪她聊聊天,她也知足的。可时间长了,老太太觉得越来越孤单,有几次想要儿女们过来,但儿女们都说很忙。
这次老太太住了院,天天在病房里有子女轮番陪着,老人觉得很开心。眼看身体一天天好起来,就要出院了,老太太却不高兴了。她不想出院,觉得一出院,又要独处了。医生连着劝她出院,她都“赖”着不肯走。
在一次和何老太太的聊天中,儿女们知道老太太不肯出院的原因是想要有人陪,于是, “陪母值班表”出笼了,二天一轮换,雷打不动,如有特殊情况,“媳妇与女婿可以临时替换。”
给老人讲故事得好好动脑筋
老人的大女儿俞锡英今年60挂零,她也是个当奶奶外婆的人了,与老太太同住一个村,她自然是包下开始的前两天。
俞锡英说,其实,陪老太太吃喝是绝对没问题的,难的是晚上要陪老母亲聊天,有时还要给老人讲故事,故事讲得还要让老人听得懂,最好是发生在身边的事。第一个晚上,俞锡英是搜肠刮肚地想故事,最后把给早已读初中的孙女以前讲的故事挖出来了,一番“加工并改变”,讲出来后,老太太居然说“爱听,好听。”
俞锡英的故事是什么内容呢?她说,她的故事其实最简单,就是以前他们小时候老母亲给他们讲过的,以后他们再传给下一代听的,比如“从前啊,有一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不过她唯一改变过的是,这个“庙里有……”改成了“庙里有一对勤劳善良的读书人,他们每天起床就会把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还会把大伙的早餐烧好,他们的行动羸得所有人赞赏。”
这样小小的一改变,居然让老太太听得入了神。“那故事什么时候结束呢?”有兄弟姐妹这样问老大,俞锡英说:“那要看火候,老太太睡着了,刚好结束,没有结束词都行,打住,暂停,明天继续,哈哈。”
子女们的生活规律都被打破
为了陪好老母亲的每一天,五个各有家庭生活和工作的子女,他们自己的生活规律已统统被打破。
排行第二的大儿子俞鸿祥,原本他和妻子远在江苏连运港市那边的建筑工地有份活在做,夫妻俩每年只在年底回上虞老家一趟。这会,俞鸿祥说,要严格按老母的要求去做,工地只有妻子先去做了,他留下来陪母亲,至少四五个月不能离开,“加班加点”也要陪好。
老三俞月英,一大家子人原本要她来烧饭烧菜。陪老母亲计划一出台,轮到月英的日子,家里那边大伙就对付着过了,老母这边红红火火,有什么好吃的全都上。
老四俞信祥,工作在政府机关,为了陪好老母亲,老俞今年的“十一”长假,他拿出了8天“假日攻略”,把原本陪妻子孩子外出旅游的时间全搭上,陪老母亲讲故事自不用说,干脆把自己的家也搬到了老母家,妻子买菜做饭,他陪老母亲散步,给老母亲洗头,跟她一起喝茶等。
老五俞苗英,假日里本来是去城里的儿子家抱孙子,孙子才1岁多点,儿子儿媳好想爷爷奶奶过来团团圆圆的过几天。俞苗英说:“现在孙子还是老母重要,陪好老母,再来管孙子吧。”于是,50多岁的苗英,隔三差五城里乡下两头跑,忙得不亦乐乎。
有人问:“这个陪老母计划是不是永久性地实行下去了啊?”五个子女的回答非常一致:“一天都不能少,天天如此!”
“现在孩子们轮流陪我聊天,我就感觉不那么孤独了,身体也好多了。”何老太太说。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