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下半年,民间资本流向正处于十字路口,这个动向或许可以证明——
昨天在杭举行的首届浙江省甲鱼产业大会上记者获悉,目前钢贸商、房地产、外贸、金融等各路社会资本都在涌入甲鱼产业。
中亚集团绍兴中亚工贸园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殷黎明,最近正在为集团公司1.2亿元筹建甲鱼原种基地的项目而忙得不可开交。中亚是一家以房屋建筑工程、房地产开发、设备安装、物业管理、标准厂房租赁为一体的大型集团,而眼下企业的简介里又多了一个“现代农业”的标签。
跨行进入甲鱼产业的人越来越多,宁波一家房产商已彻底停止了房产业务,专业从事生态甲鱼养殖。
湖州一家主营纺织品的外贸企业,也早在五年前看到了贸易趋势,果断转行投身生态甲鱼养殖。
原本在甲鱼产业上游的一些企业也开始养甲鱼了,知名的中得甲鱼负责人在养甲鱼之前就是研发甲鱼饲料的。
各路社会资本对甲鱼产业热情高涨。浙江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常务副会长俞匡军透露,今年以来,不少其他行业的朋友都来问他,养点甲鱼怎么样?其中有3位就是房地产开发商。
甲鱼产业新生代层出不穷,足见资本市场对现代农业的青睐。此前网上盛传的丁磊养猪一事,如今已尘埃落定。就连金融机构也对现代农业不断伸出橄榄枝,在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等资本市场融资方面推出了各种新产品。
在全球盛行现代农业的大背景下,浙商的现代农业产业投资热情一路涌动。
浙商投资新动向:
钢贸商、房地产、外贸、金融等各路资本踊跃进入
在昨天甲鱼产业大会上,不少甲鱼老板主动找殷黎明攀谈,因为他们都对这家绍兴国家级中华鳖原种场的甲鱼苗感兴趣,尤其是正在推广试养的中亚2号、3号品系。殷黎明会后感叹道,十年前只是像小家庭作坊那样试养甲鱼的一次行动,会引爆集团公司一次1.2亿元的投资。
“早在1994年,我们还是一家建筑公司,当时只是小范围内试养甲鱼,甚至可以说是老总的一点个人爱好。”殷黎明介绍说,2000年公司接手绍兴的中华鳖原种场,也只是公司想迈出多元化经营的一步。随着房产调控,市场压力不言而喻,去年集团公司投资1.2亿元建设中华鳖原种场基地,流转土地1900多亩,预计2014年前后可建成投入使用。在殷黎明的眼里,此举更多的是集团公司对房产市场的一次应变。
在甲鱼行业,宁波伊甸园现代农渔开发有限公司只能算一名新丁。这家单位成立于2010年8月,此前老板做的是房产投资生意。“我们认为房产暴利时代已终结,随着市场调控力度的增大,我们选择了投身农业。”该公司办公室主任竺志军认为,眼下国家对农业产业的扶持力度相对较大,投资农业前景可期。
“选择甲鱼业和我们做房产的优势也有关系。我们有基地,能做生态养殖。”竺志军说:“浙江是甲鱼养殖大省,占全国甲鱼产量的70%,拥有技术和市场优势,且一直处于上升势态,所以我们最终选择了养殖生态无公害甲鱼。”
养殖生态甲鱼已成为产业新动向。浙江万里学院副校长钱国英曾作过调查,目前钢贸商、房地产、外贸、金融等各路社会资本都在涌入这个产业,进入者中很少有人从事温室甲鱼养殖,而以主营高端产品的开发和销售居多。
“过来人”提醒:甲鱼业也有过“金融危机”
大批小散户曾悲情退市
湖州中湖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洪强虽然没有来参加昨天的甲鱼产业大会,但他对会上的一切信息都十分关注,不时打电话给在会议现场的另一名高管沈经理。五年前,沈经理是一家小造纸厂的老板,蒋洪强经营的则是一家主营纺织出口的外贸企业。
“我原来做棉布出口生意,一年能做4000万元,但连10%的利润都保不住。”说起五年之前的出口形势,蒋洪强一声叹息。“当时纺织品出口面临各种压力,若做内销,中国又是棉花出产大国,棉布出口转内销并不容易。”当时身陷外贸困局的蒋洪强果断抛掉外贸公司,操起了生态甲鱼生意,5年下来,公司生态甲鱼的年销售额可达2000万元左右。蒋洪强透露,由于公司严抓质量且品牌运作得不错,这块利润可达20%—30%,远远高于他的“旧业”。
“生活条件越好了,人们对吃的要求越高。”这几乎成了投身于甲鱼产业的朋友的共同理由。
中得农业集团总经理蒋有水原本从事食品加工业,后致力于研发野生风味甲鱼饲料。一段时间后,他分析认为国内市场的甲鱼消费潜力巨大,便开始投资甲鱼养殖业,同时使用自己研发的饲料。
农业领域投资前景光明,已成业内共识。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渔业处副处长徐晓林透露,不仅是房产商、外贸企业在进入甲鱼养殖业,钢贸商、金融机构甚至其他社会资本也都在悄然涌向这个领域。
“我们欢迎资本进入,同时也要提醒——不能一窝蜂地上,最好是瞄准产业空白点进行多样化投资。”徐晓林的这个说法是有依据的。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何中央就曾亲历甲鱼业的“金融危机”——上世纪90年代,养甲鱼的人少,甲鱼价格一度高达150元—200元/公斤。1995年后,甲鱼市场供大于求,温室甲鱼市场价一度跌至30元—50元/公斤。
在这一轮的危机中,大批小散养殖户退出了市场,这个行业直到2003年以后才渐有起色。
面对热钱来袭的甲鱼产业,徐晓林给出的投资建议是,尽量不要再投资建设养殖场,不妨试着从品牌运作、原种研究等相对空白的产业地带入手。
虽被看作眼下相对稳妥的项目选择
但资本进军农业也闻质疑声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钱文荣教授认为,浙商资本前几年的确为现代农业做出了一定贡献,但资本直接进入农业领域,事实上还是利弊共存的。
钱文荣教授说:“工商业资本投入农业往往数额巨大,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现代农业需要较多的投入,资本进入后,不但能完善基础农业设施,而且会带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比如品牌建设、科技养殖等。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有些投资者并没有把心思真正花在农业上,只是利用政策的扶持,花低价购买土地挪作他用,这样也会搞乱市场。”
“正因如此,很多地方的政策其实并不赞成工商资本直接进入农业领域。”
钱文荣认为,投资现代农业对于很多有资金没项目的企业家而言是相对稳妥的选择,除了政府的扶持外,最重要的是,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受经济大环境影响并不大。“无论何时,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都不会大量缩减,所以这个市场相对稳定。”钱文荣教授说。
传统农业以小规模经营为主。浙工大经贸管理学院王治平教授说,在传统农业转变到现代农业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工业资本的注入对现代农业发展无疑是个契机。
“但投资现代农业也有一定风险,风险在于农产品需求量的上限问题。”王治平说,“农产品不同于服装类消费品,必定有上限,不可能无限扩张,所以进入农业领域的企业必须先了解市场的需求量到底有多大。”
王治平认为,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农产品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大米等大众化农产品,一类则是有选择的小众化农产品。前者一般选择规模化经营,利润相对较低。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农产品的口味和外观等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强烈,所以多元化的小众农业必然会成为未来的发展重点。
来自每日商报 作者:金莉燕 叶根琴 顾伟栋 卢艳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