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31日讯 一片片绿油油的田野,一座座粉刷一新的楼房,一个个大型的生态养殖场,一艘艘满载各类海鲜的渔船,一筐筐金灿灿的麦子,还有那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对住在瓯越大地偏远山区或孤岛的居民来说,如今已不再是个梦。
时光回溯到2006年11月2日,时任浙江省电力公司总经理赵义亮庄重地合上温州市洞头县大瞿岛大南岙台区送电闸刀后,大瞿岛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欢笑洋溢在每一个人的脸上。至此,宣告了温州市胜利实现了“户户通电”,同时也为浙江省“户户通电”工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如今6年的时间过去了,如今海岛和山区居民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他们的用电状况如何?
“我们村里盼电盼了几辈子,自从有了电,家里亮堂堂的,小孙子回家后也能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真要感谢政府,感谢供电人。”文成县岩门自然村已经81岁高龄的赵保招竖起大拇指,用文成方言称赞道。
“自户户通电以后,我们岛上就大力发展渔业、养殖业和旅游业……渔民的收入大大提高了。岛上的小伙子娶老婆都比过去容易啦!”大瞿岛村支书张丽娟激动地说道。
让光明照亮每一座岛
洞头大瞿、南策两岛,风景秀丽,然而在2006年11月之前,两个岛上没有机器轰鸣声、没有学校、没有医院、甚至极缺淡水、蔬菜,是名副其实的“油灯岛”。岛上的人世代以打鱼为生,也世代与蜡烛、燃油灯、拉风箱为生,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浙江省电力公司决定在2006年底前实现全省“户户通电”,洞头县的大瞿、南策两座孤岛,成了重点攻克的对象。这个工程难度大、时间紧,大瞿、南策两岛距离洞头本岛有1个多小时的船程,施工期间,时值炎夏,却常常刮起7、8级以上的大风,致使船只无法靠岸,此外,还会受多个台风影响,造成施工进度的滞后。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施工队员们卯足了劲,驻扎海岛,克服各种困难,放弃节假日,奋战在炎炎烈日下。
据当时工程突击队的负责人之一张玉宝回忆,施工过程困难重重。其一,上岛难。孤岛没有上岸点,携带着大量工器具的施工队员,只能选择在礁石上登陆,没有任何防范措施的他们,要凭借勇气和胆量,翻越礁石上岛,随时有掉入海中的危险。其二,运输难。所有的工器具及材料的运输全部依赖船舶。运抵岛上后,由于没有公路,就只能靠人力搬运。1根上吨重的电线杆从岸上抬到山顶,需要18个人花上1天的时间,一路上还必须要穿越比人还高的杂草丛。其三,作业难。施工期间,烈日直射下的海岛温度超过40度,光站着就能出一身汗。长时间的作业是对施工队员的极大考验。
这个的庞大通电工程,通过架空、海底电缆的连接,历经3个多月的艰苦鏖战,终于在2006年11月2月,奏响了胜利的凯歌。
是电改变了他们的一切
南策岛有常住岛民90多户,主要以打鱼为生。现年64岁的陈加德老人,指着放置在屋里的大冰柜说:“以前打捞上来的海鲜,渔贩子说值多少就卖多少,卖不掉、吃不完的没办法都倒掉。现在好了,冰柜派上用场了,海鲜卖不了好价钱就先不卖,放在冰柜里,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2002年嫁到大瞿岛的颜海玲说:“过去没有电,岛上的姑娘都往外嫁,岛外的姑娘不愿意嫁到岛上来。自通电以来,岛上的小伙子找对象都比过去容易多了。”今年26岁的张玲玲就是一个岛外姑娘,2005年与大瞿岛小伙子林燕青自由恋爱,当时岛上还未通电,父母怕女儿嫁到岛上吃苦,极力反对。“2006年11月岛上通电后,我爸妈才渐渐同意我们谈对象,2007年我们就举行了婚礼。”在,我女儿都上幼儿园了。”张玲玲边说着边扬起了甜蜜的微笑。
永嘉县下斜村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一直未用上电,村民们平日里的照明,只能依靠煤油灯或者蜡烛,生活很不方便。自从通电后,村民的生活就起了巨大的变化。78岁的陈大淦老人高兴地说:“电没通上的时候,每天点煤油灯,刮风天还不容易点灯。现在只要一拉开关绳,屋里就和白天一样亮了。想不到我这一大把年纪的人了,还能用得上电灯。”
永嘉县朱岸村村民们在通电之前,一到农忙时节就忙的不可开交,因为村里没有碾米机器,村民们只能挑着稻谷走5里多的山路到山下邻村碾米,碾完后又得原路挑上山。如今,通电使他们在自家就能完成碾米这些简单的农活了。
“有电后,家里还买了一台电视机,天天可以看电视,在家里就能了解外界发生的事情,生活过得有意思多了。”平阳县凤巢乡油坑村张剑的大女儿上到初中就辍学在家。“现在我知道有文化太重要了,无论如何也要让小孩子好好读书,长大以后才能像电视里的人一样在大单位上班。”张剑满怀憧憬地说。
助力渔民山农齐奔致富路
孤岛深山通电之后,农民、渔民的致富路一下子宽了起来。在洞头、在平阳,岛上的渔民办起养殖场,开办“渔家乐”餐馆,日子越来越红火;在永嘉、在文成,村民盖了新房屋,买来各式家电,办起农家乐……
大瞿岛村支书张丽娟介绍说:“以前只靠捕捞的海鲜维持生活,因为无法保鲜海产品,即使捕捞再多卖不掉还是挣不到钱,通电后岛上年人均收入增加到了8000多元,特别是通电后岛上还开办了一家旅游公司,旅游发展起来了,岛上的渔家乐热闹非凡!”
潘菊香是大瞿岛渔家乐海鲜馆的老板娘,她在2006年就已经嫁到大瞿岛。当时岛上还没通电,她只能在家带孩子,老公出海捕鱼。在通电之后,她在亲戚父母的支持下,开办起了渔家乐。她说,虽然渔家乐餐馆并不能让她赚到大钱,但是为整个家庭减轻了不少负担,自己的生活也过得更充实了。
自永嘉户户通电后,原本的“无电村”村民看到了发家致富的希望,自发筹资建造了通村公路,许多外出的村民纷纷回乡创业,办起了养殖场。下斜村的本地鸡养殖场业主吴守武应该算是通电后的第一个“能人”。吴守武自通电后就买了500个鸡仔在当地试养,取得成功经验后,现在又买了更多的小鸡仔进行养殖。吴守武告诉我们,山上有电了,就可以搞养殖业了。现在运输方便了,而且有了电,鸡棚的温度有了保障,晚上开着灯鸡也安全。同时,人虽住在山上晚上可以看看电视,也不会感到孤单。
户户通电是一个里程碑,在温州全面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征程中,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温州电力人用双手点亮了瓯越大地每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奔向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