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来料加工呈现出规模化、基地化、品牌化的发展趋势,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截至今年9月底,我省29个县的来料加工企业达到1853家。图片为永嘉县今年“五一”期间举办的来料加工技能比赛。通讯员 陈胜豪 摄
浙江在线11月01日讯 “这些中草药畲族布鞋是我们研发的新产品,从设计、原料采购到生产全部都是我们自己一手完成。”景宁畲族自治县畲艺坊服饰有限公司的会客室里,徐丽媛正向几位客商介绍公司的新产品。
作为曾经的来料加工经纪人,如今的徐丽媛,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半成品加工模式,不仅办起了企业、拥有了自己的厂房,而且还建立了设计团队,开发出了养生鞋垫、保健鞋等系列产品。
徐丽媛只是其中一个缩影。我省来料加工经过多年发展,许多经纪人不满足于传统的半成品加工模式,来料加工行业也渐渐进入转型升级阶段,成为培养自主创业者的重要摇篮,被戏称为进入2.0版。
“帮忙”加工时代已逝
作为浙江传统制造业的一种特殊作业方式,来料加工业与市场同生共荣。但近年来,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上业内竞争,目前有许多经纪人普遍感到“单接少了,活难做了;资垫多了,钱赚少了”。
丽水龙泉市“小有名气”的来料加工经纪人张亚姬,已经感受到肩头越来越大的压力。前年,张亚姬刚开始做经纪人时,经常有厂家联系她,问可不可以帮忙做加工,“求她帮忙加工”。但从去年开始,主动上门联系的厂家渐渐少了,有单子也要大家相互压价才能拿到。
“而且,很多时候需要自己预先垫付加工费。”张亚姬说,一张单子十几万元的加工费,对我们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数目。不过,她最担心的还是厂家不能到期按时支付加工费,这很可能把她经营了两年多的加工网络“打回原形”。
“来料加工在带动当地加工产业发展、推动我省制造业发展繁荣和促进当地农民增收的同时,其中的一些问题也日益显现。”浙江省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省大多数来料加工业务都是纯手工、技术含量低,加工收入也相应较低。
而且随着从业规模的扩大,来料加工业亦逐渐进入瓶颈期。这种由老板发货,加工户再找人加工的模式,其好处在于原材料和样品全由老板提供,经纪人不需要垫钱,只需组织工人加工即可。但正因为其不需要承担风险,人人都可参与,致使竞争更加激烈,利润空间更薄。
同时,随着我省用工成本不断攀升,招工难题也开始凸显,有的经营户逐渐把加工点放到了省外。从事制花行业的义乌市仙航工艺品董事长李根明,如今已在全国设立了36个来料加工点:“别看发货到外地,加上来回运费,成本依然比本地低。”
经纪人变身企业家
外省市来料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我省的来料加工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农村妇女靠简单的串珠、修剪、编织已越来越缺乏竞争力。
“况且,来料加工大多是处于产业链的底端制造环节,收益相对较小。”省农办相关负责人说,随着行业的发展,全省都在加快打造来料加工“升级版”,许多一线经纪人的身份也正在渐渐转变。
衢州开化县池淮镇星口村,村口公路旁的一幢楼里,8台链条机正在“呜呜”地运转,这里是开化晨伟手套加工厂车间。厂长叶金建介绍,去年6月,叶金建与义乌晨伟手套厂达成合作意向,由该厂提供手套半成品货源并包销成品手套,叶金建组织代加工生产成品。
协议达成后,叶金建从当地农信社贷款20万元,总投资70万元,购进手套专用链条机200台,在本地创办起开化晨伟手套加工厂。目前,叶金建的手套专用链条机分布在县城城关、池淮、菖蒲等乡村及江西、安徽等地近200农户家中加工生产。
接单、产品设计、加工、运输一条龙服务,越来越成为许多来料加工经纪人提高竞争能力的法宝。刚刚从义乌小商品博览会回来的王兰芬告诉记者,她们自己找来的订单,卖的是自主设计的产品,比起原来的来料加工,利润起码可以翻一倍。
随着来料加工发展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的转变,来料加工呈现出规模化、基地化、品牌化的发展趋势,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省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9月底,我省29县来料加工企业达到1853家。
“但是,在支持经纪人创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同时,我们仍应将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配套产品、生产环节扩散到村户加工,成为来料加工业务的供给者,更加直接地带动农民特别是低收入人群实现就地充分就业,充分地发挥来料加工的扶贫功能。”该负责人说。
“转”入佳境
过去,我们的加工贸易企业凭借“两头在外”的市场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成为新加坡及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制造企业的车间或基地,获得了极大发展,也推动了我省经济的繁荣。
如今,在全省高喊“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来料加工,这个帮助我省中小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规模的秘密武器,也正在悄悄地“鸟枪换炮”。
从一台缝纫机、一个针线包、一把剪刀,甚至只是一双手成长起来的来料加工,随着市场分工的不断细化,一些利润空间大、规模化和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服装、环保袋、工艺鞋等加工项目逐渐出现。
利润大、薪酬高,这对加工者来说当然是好事。但对来料加工本身而言,这个当年为帮助农村劳动力增收致富的作业方式,却不得不面临身份的转变等诸多困扰。
从加工点变身企业,看起来组织化程度高了,操作更规范,但问题随即而来,在广大中小企业艰难转型的当下,这些草根出身的“企业”应对一些企业级难题显得颇为无力。
曾因就地带动农民致富而不愁“用工”,如今则遇上了新麻烦。目前,我省从事来料加工业的人员大多为农村的中老年劳动力,甚至还有7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这些加工者受年龄、文化程度等制约,已经很难承接技术含量较高的加工业务,有的甚至只能算是“退休”人员。
因此,从“扶贫”功能中壮大起来的来料加工企业,势必会提高“脱贫致富”的门槛,挤占掉一小部分低收入群体脱贫致富的通道。但眼下来说,来料加工仍是我省实施“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
所以,有关部门主张,来料加工转型升级不因只唯技术,而要倾向于回归本源。如在支持来料加工实现转型升级的同时,仍应将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配套产品、生产环节扩散到村户加工,变为来料加工业务的新供给者,发挥来料加工的扶贫功能。
同时,转型之后的加工点更应把自己当做真正的企业,抛弃之前靠低成本优势崛起的历史,在价格优势之外逐渐培育产品的竞争优势,比如增加设计、品牌等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因素,通过做强企业来带动更多人致富。
转型之后,管理、财务人员的增加,缴税的增多都会将增加成本,我们的相关部门也应该做好充分的预估,并为此类企业提供相应的政策,为其转型提供便利。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