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10月31日讯 中午11时30分,杭州天目山路220号的门铃如往常一般准时响起。早已等在屋内的82岁老人巢振林打开门,却发现门外换了一张陌生的脸孔。
“巢大爷,小吕这两天膝盖不好,我替她来送几天,叫我小陈就好。”陈银菊边介绍自己边往回走,楼下电动车后座的保温箱里,还放着9份其他老人的饭菜。
“谢谢你们喽,你们这帮小伢儿啊,都是好媳妇!”巢大爷笑着大声说。
巢大爷说的“小伢儿”,都是松木场社区的居民。“我们社区热心人不少,都在自发为身边的老人做好事,社区一合计,她们大多是嫁到我们社区来的媳妇,不如就把大家聚在一起,成立一个帮忙团。”松木场社区党委书记章红告诉记者,今年10月18日,社区“好媳妇帮帮团”授旗成立,首批10名好媳妇正式上岗。
46岁的吕亚珍这几年一直是社区助老员,“好媳妇帮帮团”成立的时候,她最早报名。“每个人都会老,现在帮助他们,就是帮助以后的我们。”吕亚珍告诉记者,今年5月社区老年食堂开张以后,她就一直义务帮助老人送餐,风雨无阻,“这些老人,有的是家住得远,有的是行动不便,我力所能及地帮他们一下,心里也高兴。”
现在,订餐的老人都记住了这个“小吕媳妇”,听说吕亚珍膝盖不好,一些老人还托陈银菊带药品给她。
“我们社区老人特别多,邻里之间氛围也好。我这个年纪,对很多老人来说还是晚辈。”陈银菊今年59岁,退休后的9年里,她一直是周边空巢老人的好帮手。“好媳妇帮帮团”成立时,陈银菊给自己填报的项目是“陪聊”,“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都不差,就是小孩不在身边,老人觉得孤单。经常和他们说说话,他们心情会好很多。”
说起身边的这群“好媳妇”,社区里的老人都赞不绝口。娄阿招阿婆今年88岁,儿子一家人在澳大利亚,身患高血压、糖尿病的她,平时都是孤身一人。“多亏李秀兰每天来给我打针,不然我一个老太婆真不知该怎么办。”“好媳妇”李秀兰是娄阿婆的邻居,听说阿婆每天要自己注射胰岛素,很不方便,她二话不说去医疗站学习扎针,很快就担负起了看护阿婆的任务。
“好媳妇帮帮团”成员平均年龄45岁,每个好媳妇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汪晓英在社区旁经营一家理发店,现在定期上门为老人理发;王德兰是一家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经常为老人的法律纠纷提供专业帮助;张丽是一名文艺爱好者,能歌善舞的她经常把老人组织在一起,唱戏、跳舞;最年轻的“好媳妇”王金华今年32岁,拥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在她的帮助下,不少老年人解开了心结。
“我们选择的成员,在照顾老人和孩子方面都有自己的一套本事。接下来,我们还会让更多的媳妇加入,为老人提供更多更全面的服务。”章红说,“好媳妇帮帮团”成立后,许多媳妇都来社区报名,要求参加,“社区有了一群‘好媳妇’,一定会带动更多人来尊老敬老,使‘好媳妇’越来越多。”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