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码标价的“农市对接”摊点,对马大嫂们很有吸引力。
浙江在线11月01日讯 对于市区江南的工商城菜场来说,刚刚过去的这大半年,可谓经历了“冰火两重天”。
4月15日,经过改造,工商城菜场达到三星级菜场标准,是金华最高等级的菜场。重新开业后,环境好了,可生意并未见起色,反而比以前更差。
几个月过去,现在,工商城菜场算得上是“起死回生”了。10月份,菜场菜价几乎降了一半,营业额增加了三成,很多周边市民重新成为这里的粉丝。
这是怎么做到的?用菜场经理段成钢的说法,这全是“农市对接”的功劳。
金华最好的菜场,却生意冷清
工商城菜场在雅蒂路上,面积中等,但因为周边是小区密集,且位于市中心,在改造以前,这里人气颇旺。今年4月15日,投资400多万元经过改造后,重新开张的工商城菜场达到三星级标准。在金华,这是最高等级的菜场。
而且,菜场还添置了几台触摸屏电脑,几乎每个摊位的摊主信息、进菜时间和质量抽检情况,消费者都能从电脑上查到。
按理说,这样的硬件条件,生意应该更好才对。可恰恰相反的是,改造后的工商城菜场生意反而不如以前了。为什么呢?因为价格太贵了。
在今年10月份之前,由金华物价部门公布的5家定点农贸市场的价格表上,来自工商城菜场的价格经常是最高的。
“旁边就有何宅、寺前皇的好几个‘城中村’,都有马路市场,那里卖的菜,都是农民自家种的,价格便宜多了。”一位附近的居民说,为了省钱,大家宁愿多走几步路,也不愿光顾家门口的菜场。
生意不好,这让刚刚接手工商城菜场的经理段成钢伤透了脑筋。
一开始,他以为是摊位费太贵,导致菜价过高。把摊位费调到改造前的水平,效果还是理想。
他跑去问一些摊主,为什么要卖这么高的价格,对方却反问,“一斤西红柿能卖4元,我为什么要卖3元?”
到今年9月,菜场有三家经营户因为生意不好,选择了离开。
引进“农市对接”,让竞争来解决问题
这么好的菜场,生意却不见起色,作为管理方的金华市工商局江南分局城南工商所也有些急。
“花这么多钱,老百姓却不买账,我们也挺难过。”城南工商所所长陈剑锋说。
这里的菜价,究竟该怎么降下来?
“央视的关于菜价贵在最后一公里的报道,我仔细看了几遍。”段成钢说,怎么减少中间环节,突破“最后一公里”瓶颈,才是关键。
“菜场的摊主,大多数都在批发市场进蔬菜。”陈剑锋说,“那里的菜,很多都是外地的,加上运费、路费,价格肯定低不下去。”
一个多月前,工商部门找到金华市寨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有1400多亩蔬菜基地,前段时间在金华很火的“农超对接”,对接的就是这家公司的蔬菜。
那么,能不能拷贝“农超对接”,变成“农市对接”呢?如果把菜地的菜直接拿到菜场来卖,在竞争压力下,其他摊主就不得压低价格,菜价不就低下来了吗?
那空出来的三个摊位,成了第一批“实验田”。而农贸市场做这样的尝试,这在金华还是第一家。
一个月时间,菜价降了一半,销售额却涨了三成
一开始,菜场直接将“冬瓜0.2元/斤、大白菜0.4元/斤、球菜0.5元/斤”这样诱惑力十足的价格印在宣传海报上,贴到了小区的楼道里。
第一天,效果就出来了。一大早,看到海报的大爷大妈就来到了他们久违的菜场。几个位置最差的“农市对接”摊位,生意却出奇地好,排队都排到了马路上。
第一天,这三个摊位的营业额都超过了1万元。这是什么概念?其他摊点一天能卖掉3000元的蔬菜,摊主就会笑开花了。
“农市对接”的蔬菜价格,真的比“马路菜场”还有竞争力吗?
昨天,记者打探了一下。在工商城菜场,西红柿1.6元/斤,小葱4元/斤,四季豆2元/斤;而在离此不远的“马路菜场”,西红柿的价格是3元/斤,小葱3元/斤,四季豆2元/斤。
“有的品种我们有优势,有的要则贵一些,但是平均下来差不多。”段成钢说,加上菜场环境、菜品质量,立即就把“马路菜场”比了下去。
还有一个好现象是,迫于竞争压力,在观望了几天后,菜场其他摊主也主动把菜价降了下来。
“虽然价格低了,但是人流量增多,和以前比,我们并没有亏。”在这里做了十年蔬菜生意的老严说。
就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工商城菜场的营业额差不多达到90万元,比9月份多了30%。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