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南方科技大学招20位浙江高三应届生 专访校长朱清时
2012年11月01日 08:08:05

 

  【温州一位小学校长有一对双胞胎儿子在中科大少年班,女儿在南科大实验班】

学生们在认真地做化学实验通讯员蓝海摄

  陈钱林,温州建设小学校长,他有对双胞胎。儿子陈杲,曾是中科大少年班学生,现在美国求学。女儿陈杳,是南科大首届教改实验班学生。

  2010年正月,我在北京人大附中听朱清时校长的一次讲话,得知深圳要办一所南科大,很激动。

  我儿子陈杲在中科大少年班学习,我觉得中科大的教育模式很好,对朱清时任校长的南科大也很有信心,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女儿。

  我女儿陈杳,从小的梦想是当科学家,朱清时是一位很好的科学家。我想,他没把握,是不会去办南科大的。南科大提出了培养创新人才,与孩子的理想也接轨。因此我支持女儿去南科大读书。

  朱校长要创办好学校,肯定会对学生特别关注。南科大首届教改实验班人很少,我想女儿肯定能得到很好的成长。但在别的大学,学生想要得到校长的关注,估计会很难很难。如果南科大招1000人,那我们当时不会去选择。

  陈杳在读中学时,自学能力很强。对老师的作业是选择性做一些。高中时,我们跟学校商量好,陈杳在家学习一星期,在学校学习一星期。自学难免会碰到一些挫折,比如有时候因为学习进度问题,考试成绩不好,那时候我们心里就没有底,会犹豫,不过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

  孩子自主学习的特点,与朱清时校长要学生凭兴趣进行自主学习的理念非常接近,我觉得她去南科大很合适。

  现在女儿跟我们联系时,我们发现她每天学习都很兴奋,状态很好。书院制学习模式,让孩子在大学里跟大师接触的机会比较多,每天学习很愉快。女儿这样,我们也很放心。

  我这个人喜欢挑战,我觉得南科大在办学初期,也许会碰到困难,顺利或者不顺利都有可能,但我相信学校最终会获得成功。作为南科大的第一届学生,这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现在很多大学生热衷于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我个人觉得大学生还是要有高远的理想,在大学里学真本事。

  首届教改实验班温州籍女生陈杳:

  我不在乎传统文凭,以后还会出国留学

  上周四,在南科大的教学楼,我见到了陈钱林的女儿陈杳,她是南科大首届教改实验班的学生。这个班当时面向全国招收了45位学生,其中有3位是温州籍中学生,除了陈杳,还有张梦诗、赵宇君。

  陈杳,1994年出生,穿着实验室的白大褂,看上去比较文静。陈杳说,她在做化学实验,做了两个多小时。这次时间算短的,很多时候做实验,一做就是3个多小时。

  陈杳领着我参观学校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实验室。实验设备都很先进。学校教学楼里,挂着很多科学家画像。

  陈杳说了自己的选校经历——

  爱因斯坦是我最崇拜的科学家。我从小就想当科学家,我的梦想,需要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平台,南科大就是我的理想平台。

  我读小学时,成绩大概在班级前5名。我有一个神奇的特点,每到一个学校,一开始成绩比较一般,然后慢慢都会到班级前五。初中刚进去时成绩不好,但后来成绩也很好了。高中也一样。原来打算考浙大,后来选择了南科大教改实验班,没有参加高考。

  我觉得南科大培养学生的理论特别新,和其他大学不一样,是一个能学到真本事的地方。

  外界对我们教改班有很多评论,好的、不好的都有,特别是去年高考集体弃考事件。我来南科大时,就决定了不在乎传统文凭了,只要在学校能学到真本事就可以了,以后还可以出国去留学的。

  在南科大一年多了,感觉挺好。

  老师上课时,因为学生比较少,老师认识每一个同学,关心学生,我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非常大胆地提出来,感觉特别自由。教授都是围着学生转的。现在学生多了,老师也多了,但老师跟我们交流还是很多。

  学习压力没有高中大,高中压力来自于考试,现在压力是如果上课没听懂,得赶紧下课再去学习,这种学习上的压力,我觉得是非常幸福的。

  老师上课方式、考试方式也不一样,以前一次考试决定个人成绩。这里的考试,很多都靠平时表现、平时作业情况。只要你平时认真完成,哪怕你一次考砸了,成绩也没有太大问题。

  有同学说南科大平时业余生活比较无聊,我觉得也还好啦。我平时看看书、上上网,有空大家还可以出去聚餐。下一届学生已经来了,人多了就有了大学社团。

  准备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参赛

  我除了做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这个项目,现在还在和老师做另外一个项目,是关于个体化医疗的,我们做了一个网站,用户把自己的基因测试结果上传,网站可以帮他分析他的基因缺陷,容易患什么病或其他一些身体现状。

  我们团队把研究成果写成了论文,已经投稿给了《自然》杂志。有5个人是共同第一作者,我和另一同学是学生,其他3位是老师。

  跟着老师做项目,我自己也学到很多。老师非常平易近人,我原以为,学校教授肯定是特别高高在上的,但我们的老师都特别特别热心。我感觉在普通大学,本科生有这种机会比较少。

  和老师做项目。因为不了解新领域,老师让我们自己看材料学习。我和同学一块学习,我看完材料第二天,给同学上课,老师就在旁边听。同学看完材料第二天给我上课,老师也在旁边听,互相学习。老师有什么补充会及时告诉我们。这样过了5天,我们对新领域就了解了。

  项目做下来,自己的自信心增强了。觉得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都有提高。在南科大一年零7个月,我收获太多了,变成熟了,思考问题能力也得到提高。

  过几天,我就要准备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参赛,我们的团队分实验组和理论组。

  实验组,做实验整天起早贪黑,常常熬夜到深夜,特别辛苦。经历了很多很多失败,最后成功时,大家非常非常高兴。理论组在处理那些数据、编写程序,也会到很晚很晚,感觉有收获,体验到了真正的科研工作。大家是统一团队,合作得很紧密。

  我觉得有理想的、志向在科研方面的浙江学生,都可以关注一下我们南科大。

前一页 [1] [2] [3]
  

【今日会生活】10月31日:杭州宁波汽车下月喝国Ⅳ油 93号每升涨3毛

来源: 杭州网-都市快报 作者: 胡信昌 编辑: 沈正玺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每日关注
  • 一线湖景房成露天厕所 新年愿望不再有人随地大小便
  • 大头儿子官司上身 杭州公司向央视动画索赔156万元
  • 传销“老总”在咖啡馆里开年会 被诸暨警方一锅端了
  • 每10分钟攻击三国主题网游 玩家和游戏公司彻底抓狂
  • 环卫工人愿年轻人少放点鞭炮 盼着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相关阅读
  • 高校自主招生开始 浙江17所高中入选清华推荐学校
  • 北大、复旦等众多名校今年早早启动自主招生
  • 北大复旦提前启动自主招生 考生应及时留心
  • 硕士研究生招生网上报名开始
  • 过五关 PK掉数百对手 湖中两名学生“直升”浙大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