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未来五年,台州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主攻沿海、创新转型’这条主线,深入实施‘沿海开发、自主创新、城市群构建、民生优先’四大战略,全面实现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努力建设‘山海秀丽、富裕和谐’新台州。”台州市委书记陈铁雄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将实现省委“两富”总目标融入台州科学发展的实践之中,提升发展理念,加快发展步伐,促进富民与强市的统一,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推动各项工作创先争优,为全省科学发展多作贡献。
记者:近年来,在宏观环境变化与经济内在调整双重作用下,台州经济发展速度有所放缓,您对这个问题如何看待?
陈铁雄:在发展速度放缓的背后,实质上反映出台州经济已经到了一个“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这也是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和机遇期。在这个时期,如何处理转型升级和发展速度的关系,是我们面对的首要问题。对此,关键是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转中求好”的总要求。当前来说,“稳中求进”就要坚持实业、重抓工业,把实体经济的根基夯实,加快台州从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跨越,把台州打造成为全省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转中求好”就是要矢志不渝抓转型,转是根本,是出路,是我们现阶段必须完成的任务。我们不求立竿见影,当前主要是打好转型升级基础,在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上下功夫。我们看到,尽管现在台州经济还在低位运行,但调结构、促转型的成效已经开始体现,“四大建设”的格局已经拉开,诸多有利因素在集聚和转化,我们对台州长远发展充满信心。
记者:作为民营经济大市,您认为台州产业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当前又遇到了哪些困难?
陈铁雄:概括起来说,台州产业发展具有鲜明的“民营经济特征、块状经济形态和外向型经济导向”。当前台州产业发展遇到困难,也跟这三个特点有很大关系。从民营经济特征看,体制机制优势在弱化,民营经济的弱质性更加突出,整体发展层次不高、抗风险能力差、“低小散”的素质性问题进一步暴露。从块状经济形态看,台州有20多个产值上百亿的块状经济,但大而不强,缺少整合,同质竞争严重。从外向型导向看,台州经济外向度超过50%,以低端要素嵌入全球价值链。在当前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台州外向型经济受到的冲击很大,如果不在国际分工的产业链上向上攀升,就可能在未来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记者:针对台州产业特色,台州经济该如何转型升级?
陈铁雄:台州产业转型升级是有路线图的,我们的路径和抓手也非常明确。从这几年抓转型升级的工作来看,具体体现了四个“最”。最核心的环节是科技创新,我们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全市拥有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居全省第3位,今年以来全市技术改造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9.2%,成效非常明显。最明确的方向是集聚发展,推动主导产业向大平台集聚,强化产业集群效应,把块状经济提升为现代产业集群。最有力的倒逼是环境整治,我们狠抓重点行业整治提升工作,坚持全方位“查”、大力度“关”、严标准“管”,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淘汰落后产能,用政府强有力的导向和举措倒逼产业转型。最突出的优势是激发民营经济新活力。台州产业的优势根本上仍在于民营经济的活力,省委省政府把民营经济创新发展配套改革试点的任务交给台州,也是希望我们为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率先走出一条新路来。当前,我们正进一步深化改革措施,特别是在落实新36条、放宽民资准入门槛、推动民间资本和产业资本对接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努力实现从先发走向先转,为台州产业发展打造体制机制新优势。
记者:当前台州特别强调抓有效投入,这对台州转型升级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陈铁雄:长期以来,投资不足是制约台州经济发展的最大短板。进入“十二五”以来,我们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加快台州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努力在“十二五”期间完成8000亿固定资产投资,用投资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用投资方向优化发展布局,用投资强度提供转型动力。对于投资问题,首先,我们强调的是有效投资,是能够影响区域格局、带动转型升级的好项目、大项目。当前重点抓好投资800亿元的浙江(台州)炼化一体化项目,以及头门港、沿海高速、新机场等沿海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其次,抓投资的载体是大平台,我们正在加快构建沿海产业带和台州城市群两大系统平台,通过这两大平台的支撑作用,带动投资快速增长。最后,抓投资关键要体现力度,今年以来,我们先后开展“大干二季度”、“突破三季度”和“决战四季度”活动,持续掀起项目攻坚的热潮,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4%,增幅位居全省前列。
记者:在民生改善方面,台州有何举措?
陈铁雄:台州历届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民生事业发展,近年来措施也很实,出台了改善民生66条,把每年新增财力的70%以上用于民生建设。进入“十二五”以来,我们进一步提出“民生优先”战略,把民生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具体工作上,就是“四个一”:健全一个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突出一个群体,更加重视改善全市50万贫困群众的生活,全面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解决一批民生难题,每年抓好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用好一个平台,加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在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增加服务事项,提升服务水平,真正方便群众办事。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