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05日讯 一半是阳光,一半是雨水。这一周,冷暖势力均衡,晴雨平分天下。
倒是气温,两头更冷,中间几天勉强维持正常水准。
杭城秋冬几大定律,也将同时出现——第一定律:晴久必霾;第二定律:最冷的早晨,总在冷空气过后的第二、三天;第三定律:有雨必寒;第四定律:冷前必热。
当然,更少不了第五定律——天冷更加起不了床。
最重要的节气之一,立冬,就在本周三。
秋阳秋叶秋风秋雨秋寒秋意浓,这才是秋天的标准像。
冷空气走了周末再回来
双休日最低温仅6℃
一夜雨水,冲刷出久违的蓝天白云,还有维持良好水准的空气质量。
倒是阳光打在身上,还有些寒意,即便昨天杭州最高气温19.6℃,今天也在18℃以上。
接下来几天,感觉也差不多,白天阳光给你多少温暖的感觉,早晨和晚上就会给你加倍的寒意,得到与失去,都那么直接。
一方面,是季节本身就到了深秋,深秋的最高气温往往很难突破20℃,最低气温却会一路走低。这会儿,杭州距离冬天,仅一个月左右的距离。
另一方面,杭州秋冬第二定律,最冷的早晨,总出现在冷空气过后的第二、三天,也将再一次被印证。
像昨天还算好,前一天夜间下雨,云层像一层被子,缓解了夜间辐射降温,待到今天大晴天,夜间无云,白天好不容易捂住的一点热量,夜间蹭蹭蹭就流失了,早晨出门,想不冷都难。
中间几天呢,周三周四没冷空气什么事,最低气温是回到10℃以上了,但没有了冷空气的压制,暖湿气流蹦跶得欢,周五周六都要下雨。
待到周末,打了个盹的冷空气再度南下,气温又跌得毫无保留了,最低气温仅6℃。
所以,趁今明两天阳光正好,该晾晒晾晒,该溜达溜达,该补钙补钙,莫负好时光。
11月的冷空气最多
添衣保暖是王道
其实,你应该习惯冷空气来来去去,因为11月和次年3月,是一年中冷空气报到最多、强度最强的月份。
这两个月份,都处在季节交替阶段,通常气温变化最为剧烈、天气反差也最大。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的,除了人生,还有天气。说的就是11月和3月。
从气候上来看,每年11月和次年3月,影响我国的强冷空气次数最多,尤其是11月,影响我国的寒潮次数排名全年第一。
所以11月,冷空气会集体爆发那么几次,强冷空气和寒潮,也不是没有可能,全国气温都会出现最明显的下降,性急的北方,迫不及待跑进了冬天,温吞性子的南方,也向冬天看齐。
不信?你看11月初的这股冷空气,虽然在南方只是弱冷空气级别,只给我们带来了中雨,而它却称霸北方,一出现就是寒潮,降温就先不说了,北京、山西、山东、河北多地下了厚厚的初雪。
就算这个月的冷空气,下江南后被软化了,强度、时间、范围大打折扣,可还是冷空气不是?
就算在阳光的支撑下,白天气温看上去不错,可哪一次不是暖和之后就更冷?深秋就是在这么一次次的降温、小回暖、再降温中,走向冬天。
要是你怕冷,就当一个坚定的秋裤党吧。冷空气当道,保暖是王道。
立冬不是冬
冬天还要再等等
“立冬”,就在本周三。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这样的立冬,听上去,是不是很有种时间飞逝的感觉呢?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二十四节气中的地位,就像四大天王,绝对霸气。
不过虽然“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在北方,“立冬”还能和冬天扯上关系,在江南,这四个节气,都要比名字里带的那个季节,要晚一拍,像“立冬”是在秋季,“立春”是在冬季,“立夏”是在春季,“立秋”是在夏季。
我们的冬天,怎么也要过了“小雪”节气。
这会儿,南方的地表,还储存了一定热量,吃吃老本还不会太冷,但气温已经在走下坡路,还会越走越欢快,所以要补,但不能热补,而是温补。
像鸡鸭鱼肉蔬菜水果,多吃点就差不多了,要是马上牛肉羊肉地吃起来,说不定还会适得其反,秋燥加重。
有一款小吊梨汤,倒不妨试试,既简单又滋补,没有任何技术含量。
梨两三个,不用太贵的;银耳30克,或者看你喜欢,要用冷水泡发过。
煮的时候,先把锅加水烧开,放银耳煮一会,再把削成片的梨,还有枸杞冰糖一起倒进去,小火炖。
想汤水多点的再吃点银耳的,就少炖会,想汤水稠一点不要材料的,就多炖会。
回家就试试不?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