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丽水 正文
27万人的下山上山生活 丽水下南山村的蝶变之旅
2012年11月06日 02:58:59

  27万移民,1227个下山自然村

  浙江日报讯 “穷在山上、苦在路上、难在增收上”——这曾是丽水农民生存状态的总结。十年间,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丽水市将下山移民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让二十七万农民走出大山。令人惊喜的是,下山的农民开阔了眼界后,认识到山里资源的可贵,重新进山创业。

  新村、杨梅、老屋,是莲都区下南山村的写照。而下南山村,又正是丽水市这十年来从深山、远山迁出的1227个自然村的生动缩影。

  新村

  下南山村背后,是一座种满杨梅的山头。山上、山下,以2005年为界。2005年,下南山村下山了,全村200多户村民整体搬迁,在山脚的平地上盖起了气派的新房。

  尽管下山才七八年,但村支书郑秀旺回忆起从前山上的生活时,仿佛已过去很久,需要想一会。“那时候村庄依山而建,交通很不方便。干活的农具、地里收的农产品都是用肩挑的,很苦。当时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到了山脚下自行车就得背回家。”他说。

  61岁的村民艾翠红最有体会。原来,艾婆婆能做一手好豆腐,以前住山上时,她做的豆腐只能在村里卖。现在新村修了水泥路,可以骑着电动车出去卖,“一年下来做5万元呢”。

  新村更像个社区,服务中心里各类服务一应俱全。村口新建好的杨梅广场,杨梅交易时节做交易场所,闲时就是村民健身的舞台。

  杨梅

  下南山村种杨梅的年头不短。如今,村里还流传着“杨梅献太后”的故事。

  可是,以前住在山上的日子里,村民们主要以种植山下的蔬菜为生。下山后,菜地变成了房子,村民们才发现,原来祖辈们留在山上的杨梅树也能变成摇钱树,而且收入比种蔬菜强多了。

  虽然已是20岁孩子的母亲,吴美慧一头时髦的短发,显得年轻又漂亮。她家有杨梅30来亩,是村里的大户。今年200多棵杨梅树产杨梅9000公斤,平均下来每公斤24元,收入超过20万元。

  杨梅替代蔬菜,成为村里的主要富民产业。刚下山时,村里只有祖辈留下的500亩杨梅;现在,已发展到1600亩。去年,全村千亩杨梅创收883万元,500多村民人均收入超1.6万元。“今年还建了杨梅广场,明年杨梅交易起来更方便了。”吴美慧很憧憬。

  老宅

  下山了,赚了钱,村民们想起曾养育自己的老村。所幸,下南山村在下山移民的同时,山上老村仍完好保存了下来。

  走近老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堵破损的、倾斜一定角度的黄泥墙。拾阶而上,可见一栋一栋木质老宅,依山势而建,垒石而筑,错落有致。随便走进一间,宅子已然老去,可木椽上雕刻的花纹依然十分清晰。

  下南山老村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村内现有泥木、青瓦屋结构的古民居50多幢,具有明显的明末清初建筑遗风。因古朴的村貌,淳朴的民风,这里还曾吸引电影《女大当婚》、《蓝天鸽哨》来取景。

  如今,下南山村一期准备修复35栋老屋,照原貌修回去。

  修复之后的老屋,将变成农家乐,接待八方游客。

  

【专题】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大型主题采访活动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夏丹 俞余乐 编辑: 王艺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每日关注
  • 一线湖景房成露天厕所 新年愿望不再有人随地大小便
  • 大头儿子官司上身 杭州公司向央视动画索赔156万元
  • 传销“老总”在咖啡馆里开年会 被诸暨警方一锅端了
  • 每10分钟攻击三国主题网游 玩家和游戏公司彻底抓狂
  • 环卫工人愿年轻人少放点鞭炮 盼着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