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金秋时节,正是丰收的喜庆时刻。农民辛苦一季,都盼农产品能够卖个好价钱。农超对接是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重要途径。如何更好地将生鲜食品从田间地头销到超市,既惠及广大农民又造福广大市民?日前,记者采访了全省多位大中型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果蔬种植户以及大型超市生鲜采购部门主管,请他们来谈谈农超对接的经验和问题。
对话嘉宾:温岭菜农朱妙云、吕诚
温岭“西瓜大王”彭友达
温岭箬横镇花菜合作社负责人颜荣坤
联华华商集团有限公司生鲜采购配送中心副经理徐建明
主持人:本报记者
低小散,难入市
朱妙云:在我现在所在的温岭箬横镇,上千亩的菜地都分散承包给了当地或外地的农户,这些菜农多为租种几亩或十几亩的方式,每户蔬菜产量在几千斤左右,不少人都为销售问题犯愁呢。
徐建明:以我们联华为例吧,目前在省内有180多家门店,周末的时候,每天需要130-140吨蔬菜,平时每天也至少需要90-100吨蔬菜。这种零散种植模式不利于管理,肯定没法进入超市。建议周边的农户联合组成合作社或开展合作,为超市持久、批量地供货。
朱妙云:我种植的规模不小,有400亩左右的大白菜地,但去年只卖出去了100多亩,而其中很大部分还是在当地政府的牵头下由当地的超市销售的。听说超市的农超对接对象供货时几乎是不收费用,但关键是“入选名额”太紧张,没有一定的资源积累,很难成为农超对接对象。
徐建明:省内各地的农办都会定期给我们一些推荐企业或者合作社名单,我们再根据需要进行考察。建议种植户可以定期与当地农业部门联系,这样能更快进入超市供货商的考察名单。
吕诚:蔬菜进大超市,听说算上各类费用几乎没多少赚头?
徐建明:其实我们每年都承担一些公益性质的销售任务,譬如前年的香蕉、衢州的橘子,最近刚帮助景宁销售百合。公益销售,我们超市是不考虑利润的,把农民的销售价加上物流费用,然后到超市集中做几天特价销售。这样价格很有竞争力,一般都会在几天内销售一空。最后算算账,大部分时候超市是亏的,上次销售衢州柑橘,我们亏了十几万。
作为超市一方,我想说的是,种植户眼光应该放远一点,超市不是开一年两年,大型超市的可成长性还是很强的,目前每年销售基本都以超过15%的比例增长,今年稍微差点,销售增幅也超过11%。不要算一年两年的账,算算五年十年的账。譬如我们和陕西一个苹果基地合作,原来省内苹果市场基本是烟台苹果的天下,但几年下来,现在陕西这个基地的苹果销售,已经远超烟台苹果了。
进超市,门槛高
朱妙云:我手里有一份去年超市收购大白菜的标准:叶球直径8至10厘米,叶球高18至22厘米,上下等粗,心叶嫩黄……这要求也太苛刻了。我们种了那么多年地,都是用祖辈传下来的方式,谁还会拿把尺子去田里量呀。我曾尝试过把自家经过“有机蔬菜”认证的菜品提供给一家超市,但因为难以达到各项硬杠杠而被拒绝。
徐建明:超市销售,对产品标准化的要求确实比较高。几百个门店,如果是不同的供应标准,对产品定价、销售来说都很不方便。
目前我们在全国大约有400多家供货商。几年合作下来,我们对供货商的要求已经到了非常细化的程度,有种植规模、管理标准等多项要求。譬如单品种植面积要达到100亩,总种植面积要超过500亩,这些都是基本要求;再说细点,对种植地的生产期、除草、土壤、环境都有要求,譬如生产期要错开,便于持续供应超市,土地环境有污染的不列入我们的供货商范围,等等。
朱妙云:现在种植大户都会在当地农业部门的指导下开展生产,但大多局限于肥料、种子采购,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还有像农药含量、细菌指数这些指标,我们自己根本无法检测,但几乎所有的超市,对这些指标都有严格的要求。对大多数只有几亩十几亩的小规模种植户来说,有的连大棚种植技术都没学过,只能露天种植,蔬菜的品相只能“看天吃饭”。
徐建明:还是那句话,超市的公益销售模式,只能偶尔为之,一次就是一次,不是长久之计。长远打算的话,还是需要各方面的规范管理,成立合作社,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这是必要条件。
另外,现在一般大型连锁超市与农民的合作方式有两种:合作社模式和成为超市基地模式。前者可能大部分种植户都了解,后者了解得不多。我简单介绍下,如果条件合适,成为超市的供货基地,由超市负责基地建设、生产管理,农民只要负责种植就行。这种模式能帮助不少农民了解超市到底需要怎么样的产品,该如何达到超市标准。当然,成为超市种植基地,对该地的环境、种植规模等要求也会高很多。
合作社,资金紧
颜荣坤:农贸市场的批发商到田间地头收菜,都是现金结算,不少农民都已经习惯了。而超市多采用银行结算,结款期限长短不等,如果每天要运5吨菜,按货值1.5万元计算,超市的账目一般一月一结,一个月就占用了45万元的现金。对于规模较小、结构松散的合作社来说,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运作农超对接。
徐建明:目前来说,大型超市每年供货商的淘汰率一般是5%左右,对很多想进入超市销售的农民来说,机会确实不多了。我们建议农民尝试多渠道销售,从种植初就可以开始考虑销售问题,等卖不出去的时候再考虑其他渠道,已经晚了。
颜荣坤:我们合作社不仅承担收购蔬菜,同时还要进行分装、运输。一些大型超市要求合作社要配备冷藏车和经过消毒的周转箱,包装要规范,有统一的标识等。这些都需要资金。如果走普通供货商的渠道,有时不得不缴纳一些五花八门的费用,譬如进场费、返利费、店庆费、管理费等,这无疑进一步压缩了有限的利润空间。这样,即使农民组成了合作社,如果没有一定的规模和资金,怎么与超市对接呢?
徐建明:我们也有另外一种采购模式,就是直接到田间采购,这种采购在供销旺季是很频繁的,这时候,一般是超市负责物流,并且我们在采购的同时,就会把资金直接支付给农民。不过,这种采购模式相当于买断销售,采购价通常比合作供货商这里进货要低。
从我们这些年的销售经验来看,其实种植户应该有很多选择方式,但很多人往往又想要快速结款又想卖高价,选来选去,最后导致蔬菜烂在地里卖不掉。我想这归根到底还是观念问题,小规模的种植户或者合作社要发展起来,眼光还是要放长远点,作为超市来说,肯定是希望有稳定的供货商,小合作社既要解决资金问题又要一下子赚大钱,那怎么可能呢?
经纪人,少不得
朱妙云:为什么有绿色通道、农超对接,甚至公益菜场等措施,各地蔬菜滞销现象仍时有发生?我们缺少既懂农业、又懂市场的人才帮我们对接啊。
彭友达:零散的生产方式让菜农和超市、市场、保险机构之间的沟通成本居高不下,也让一些好措施推行起来相当缓慢。现在菜农迫切需要的是生产组织方式的升级,也就是说,从一家一户向现代化、规模化、组织化转型,关键的还是熟悉蔬菜种植规律和市场营销的专业人才。
朱妙云:就像前面说的,除了人才,资金的短缺也限制了农民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深加工生产线或冷藏设施,应对滞销基本不成问题,现在受制于资金短缺,温岭的蔬菜合作社几乎都没有深加工产业链,增收空间狭小。
徐建明:这个我们感受很深,合作社培养自己的人才队伍,其作用不仅体现在减少流通环节,更在于其直接沟通了市场和农户之间的信息。由于农产品的生产周期较短,“经纪人”的角色很重要,他完全可以根据市场需求,为合作社农户调整生产结构提供最及时的信息。
至于资金问题,任何合作社都是从小到大的,一口吃不成胖子,尽管现在新的合作社进入大型连锁超市机会减少,也不代表没有,相对来说,绿色蔬菜、新品种蔬果进入超市的几率要更大些,农户可以在当地农业部门的指导下种植。另外尝试多渠道销售,或者多个专业合作社“捆绑”合作销售,也能降低成本。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