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06日讯 在3个月独立调查后,新西兰移民局向49名中国留学生发出驱逐出境通知,其中16人已被遣返并回到中国。新西兰移民局7月宣称,在北京办事处的1800份留学签证申请中发现279份有学历或材料造假嫌疑,其中231人已在新西兰各学校就读。
没有办不了的证
@李国荣公民:习惯造假,名声在外。
@柳叶_ylx:相信这样的事情不是偶然。国内的文凭和学术等等各样造假都成产业化了。
@且听我风吟:中国式留学。
@恬淡天空:傻眼了吧,真以为那里有所北大分校?
@王桂凤:假学历在中国还可以蒙混过关,可新西兰不是中国。
@工程师孙克:在中国,没有刻不了的章,没有办不了的证。
@AAGL:国外留学其实就是国外想收中国人钱,中国人想买外国人名!不跟品牌一样吗?其实我们都成了商品。
沦为一场犯规竞赛
钱报网网友孙维国:“留学造假”原因固然不是单方面的,但有一个问题不可忽视,为什么为了留学不惜花钱造假?答案显而易见,洋文凭吃香。洋文凭在一些人眼中往往更具含金量,更炫目。说到底,是文凭至上催生了留学造假。众所周知,在咱这儿,文凭素有敲门砖的美誉,现实中文凭确实很重要,没有文凭这个敲门砖,许多时候,能力处处碰壁。只要有足够炫人的文凭,找工作时就优人一步,评比考核时就另眼相看,晋职升迁时就胜人一筹。正是有了这样的现实基础,才让假文凭有了用武之地,为了留学不惜造假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珠峰之恋2009:假作真时真亦假。
@成笑飞:只要造假取得成功,咸鱼一翻身你就是爷。那多威风!这就是国情,你选择适应还是坚持?
@单恋的猫:留学不是大学生一个人的事情,社会和家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其说是中国留学生的诚信问题,不如说是这个社会的诚信问题。每年有十数万赴新西兰留学的大学生,如果都没有问题的话,我倒要怀疑中国整个社会的诚信问题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了。
@一泓浅笑:再对比一下北大应对加藤嘉一的造假反应吧,差距可不是一点点。
钱报网网友林中一杰:当然,中国留学生遭遣返,的确并不意味着所有中国学生都存在诚信污点,即便是美国著名大学的招生办负责人,也同样十分理性地评价遣返事件,并认为将诚信问题扩张至所有中国籍留学生是言过其实和不理性的。某种程度上,不诚信行为全部归咎于学生,也未必公平,这就好比一场比赛中,裁判的尺度本身有问题,或者规则本身完全没有得到遵守,大环境如此,自然不能归咎于个体的犯规行为。为了能在这样一场“造假成风”的比赛中脱颖而出,不按常理出牌,“没有最假,只有更假”,也就并不意外了。为留学生申请材料进行包装粉饰,甚至催生出了留学中介这一专业的行当,而中介之所以火爆,显然不仅仅是提供并无太多技术含量的中介服务,为中国留学生量身定制,专业化造假申请材料,才是其拿手绝活。有了如此“专业化”的留学服务中介,中国留学生的申请材料想要完全不施粉黛,恐无可能。
可见,诚信环境的缺失,国内留学竞争规则甚至底线的迷失,其实注定了中国留学生很难靠保持诚信来获得留学机会。在一场竞技规则普遍不被遵守的比赛中,犯规自然在所难免,甚至根本会沦为一场犯规竞赛。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留学生被遣返,固然是付出了不诚信的代价,但如何让留学竞争真正回到公平公正的起点,或许整个社会的诚信基础都更需反思。
不诚信的代价,大家背
@津津毛栗子:这样还让中国其他的留学生颜面何存?这样还怎么改变中国人在世界人民眼中的形象?有点民族意识,有点廉耻心吧!
@傅嘉妍:中国形象很“山寨”。
钱报网网友江上吴歌:不难设想,正如被退了货,损失其实绝不仅仅是退了的那点货,而必然会连带影响到商品的声誉,甚至直接损及商家的声誉。留学生遣返事件,同样也不例外。被遣返的中国留学生,当然是为其诚信污点付出了应有的代价,但需要承担相应的代价的,显然还不仅仅局限于这些被调查并遣返的学生,对于中国留学生的整体声誉而言,遣返事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其实都不言而喻。被曝光出来的,大多数时候其实只是冰山一角,既然如此,存在申请材料造假行为的,恐怕也就不只是被调查被遣返的这些中国学生。
事实上,不仅是新西兰,作为中国留学生更为重要的目的国美国,同样发生过遣返不诚信中国留学生的事件,只不过,由于美国保护个人隐私的政策,即便是遭遣返的中国留学生,也是悄然回国,并未像新西兰这次遣返搞得这般声势浩大罢了。而有了这些教训,国外大学对于中国留学生申请材料的审查,必然会更加严苛,这无疑会极大地增加中国学生申请留学的难度,甚至导致更高的留学成本。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