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吴门画派”开宗大师沈周特展苏州开展
2012年11月06日 02:57:56

   浙江在线11月06日讯 昨天傍晚,江南深秋的温婉暮色穿透苏州博物馆园林式的廊道,在这座贝聿铭大师亲自设计的建筑二楼,两个小小的展厅,40件沉默古旧的书画,引来众多海内外知名学者与专家,只因这场特展名为《石田大穰(音:ráng,意为五谷丰饶)——吴门画派之沈周》。

  在中国绘画史上,有几个人的名字是无法被略过的。比如杭州人耳熟能详的黄公望,比如这位沈周。

  沈周,明代“吴门画派”的开宗大师,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同为“明四家”。他是15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画家之一,重振了文人画传统,在画史上影响深远。

  这是历史上沈周的首个个展,不少展品是鲜少示人的国宝级作品,价值过亿。

  传世稀作,来自14家海内外博物馆

  沈周去世时已有82岁,一生作品不少,但留下来的为数稀少,多被海内外各大博物馆珍藏,因为分散,所以此前从未有过个展。

  苏州是“吴门画派“的发源地,沈周就是苏州人。但在以明清绘画藏品为傲的苏州博物馆,也仅仅藏有3件沈周作品,分别是《花鸟图》册、《岸波图》卷、《行书五律诗》轴。

  “美国旧金山那边都组了一个20多人的团专程来看展。”昨天,在中国美院教授任道斌看来,这也是这个展览“非看不可”的原因之一。

  展览共有50件沈周真迹,来自瑞士苏黎世莱特堡博物馆、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大阪市立美术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等海内外14家博物馆。首期展出40件作品。

  为了这些藏品,苏州博物馆还与保险公司签订了一份艺术品综合保单,为海外借展作品提供2400万元的保险保障。

  苏州博物馆二楼的两个书画厅,在幽暗的灯光下,沈周的艺术人生静谧地展开,而这一切从一幅来自故宫博物院、佚名人士绘制的《明人画沈周半身像》开始。

  画像上,沈周带着高耸漆黑的帽子,一袭飘逸垂感的长衫,面容瘦削淡定,面颊上的老年斑也清晰可辨。传说,老年的沈周很喜欢找人为自己画像,画这张像时,他已经80岁。

  题跋显示,沈周身边名士云集

  沈周被列“明四家”之首,是文徵明、唐寅等人的老师。

  《为碧天上人作山水图》,来自瑞士苏黎世莱特堡博物馆。它诞生于1461年,当时沈周35岁,这是沈周存世有确切纪年的最早作品。

  紧随其后的,是许多沈周迷早已熟悉,却从未亲见的《幽居图》,来自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来自浙江博物馆的《湖山佳趣图》也是一件国宝级藏品,是沈周当年游览西湖后以念念不忘的心情绘制的美景记忆。

  上海博物馆藏品《夜游波静图》扇页,小而精致,据说,画完这件作品之后两个月,沈周去世。而这或许是目前已知的、有确切纪年的沈周最晚作品。在这件作品里,沈周写道:“明月代秉烛,老怀追少年。”

  如果细细留心每件作品的题跋,还会发现许多中国艺术史上如雷贯耳的名字,也勾勒出当时沈周身边名士云集的景象。

  比如说,故宫博物院的《京江送别图》,正是沈周描绘在京江送别叙州太守吴愈赴任的场景。在这件作品里,有祝允明长长的楷书跋文——祝允明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祝枝山。

  本次特展将至明年1月5日结束。苏州博物馆专家介绍,他们将花4年时间,纪念历史上盛况一时的“吴门画派”,继沈周之后,另外3位重要代表人物文徵明、唐寅、仇英的系列个展,也将在这里展出。

  吴门画派:明代中期,在苏州地区活跃着一批画家,他们在“浙派”风靡一时之后,继承元末江南地区文人画的传统,创立具有时代气息的文人画新潮流,在当时影响重大,后世称之为“吴门画派”,沈周是这一画派的创始人。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苏州人。他画艺精博,擅长山水、花鸟、人物等,尤以山水画成就最著,其精湛的诗书画成就,开启了明代中期吴中文学流派、吴门书派、吴门画派等各艺术流派。嘉靖年间苏州名士王穉(音:zhì)登在《吴郡丹青志》中评“先生绘事为当代第一”,确定了他在画坛的崇尊地位。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林梢青 编辑: 王艺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每日关注
  • 一线湖景房成露天厕所 新年愿望不再有人随地大小便
  • 大头儿子官司上身 杭州公司向央视动画索赔156万元
  • 传销“老总”在咖啡馆里开年会 被诸暨警方一锅端了
  • 每10分钟攻击三国主题网游 玩家和游戏公司彻底抓狂
  • 环卫工人愿年轻人少放点鞭炮 盼着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