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农渔村住房改造建设、促进农渔村人口集聚、改善农渔村人居环境过程中,如何达到土地利用节约集约之目的?定海区通过创新实施农渔房改造建设“5+1”模式,近3年来,启动实施农渔房改造建设项目30个,计划总投资17.4亿元,可解决6200余户农渔村群众住房问题,集约土地资源1049亩,目前已完成改造建设6036户。
“5”即:大力实施农渔村住房集聚区建设,大力实施城郊农村公寓房建设,大力实施村庄保留区整治改造,大力实施偏僻村落整村搬迁,大力实施海岛旅游特色村建设,“1”即:实施农渔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
一是启动实施集聚区建设。按照“一户一宅”、“以旧换新”原则,由村集体在乡镇(街道)中心区按规划统一建造农房,以建造多层公寓房为主,向愿意拆迁旧房或符合建房条件的群众,以成本价提供住房,逐步取消单家独院住宅。相继实施区级乡村居住小区、白泉金山移民安置小区等12个集聚区或集聚点建设,预计可节约用地7.1万平方米。其中白泉金山移民安置小区是由社区统一实施的农房制度改革试点项目。该项目以建设多层公寓房形式解决219户住房问题,比传统建房方式节约土地30%。通过对外迁户原宅基地整理,新增耕地83.95亩。
二是启动实施城区农民公寓式住房建设。优先落实农民公寓式住房建设用地,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按照城市小区标准,先后启动盐仓林家湾地块、城东小洋岙刘家嘴地块和甬东地块等3个项目,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可解决636户城区农民住房问题,并将农民公寓房纳入城市一体化管理。
三是启动实施保留区整村整治改造建设。以小康社区创建为载体,以大陆连岛工程及主要交通道路沿线综合整治和农村危旧房加固、翻建、新建为抓手,粉刷大桥沿线农房立面22.5万平方米,带动沿线村庄整治14个;建设乡镇生活污水处理项目4个,畜禽养殖排泄物治理工程30家;落实“社区(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农渔村垃圾集中处理机制,农渔村生活垃圾处理覆盖面达到10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受益人口17.7万人。
四是启动实施“小岛迁、大岛建”和搬迁偏僻村落。启动白泉浪西自然村、马岙北海社区、环南街道南部诸岛部分村落和岑港马目直壁坎自然村整体搬迁工程,可解决1420户群众的住房问题,切实改善偏僻村落和边远小岛居民居住环境。
五是启动实施旅游特色村改造建设。根据农村自然特色,实施农房文化创意改造,适当改变房屋外部造型,因地制宜将原有农房改造成具有海洋文化特色的建筑。相继实施干新建社区太阳谷、戏剧谷项目和双桥紫微社区茶人谷项目,共计投入资金1728万元,完成农房改造144户,接待旅游人数近5万人次,实现经济收入2500余万元,就地解决了10%左右的劳动力。
六是实施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以新建、改建、修缮为主,通过租赁、置换、集中联建等方式,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改造计划,实施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救助工程。累计完成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401户,建筑面积约3.1万平方米,投入资金约635.1万元。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