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3日讯 早上7点半,俞复玲一般会准时出现在社区里,绕社区转一圈,看看这问问那,和人聊聊家长里短,不是八卦,“这就是了解民生”。
俞复玲是宁波市江东区百丈街道划船社区党委书记,也是十八大浙江代表团的党代表之一。
她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头衔,比如,“饭盒书记”和“小巷总理”等。
“什么是民生?和老百姓生活相关的就是民生,社区里就到处都是民生,我们每天忙碌的,也是为了民生。”当提及这样一个话题,俞复玲显然有话说。
“饭盒书记”
俞复玲,1956年出生,1984年入党,2001年7月进入社区工作。
社区里,很多人知道,俞复玲还有个“饭盒书记”的头衔。
这个头衔从何而来?还得从划船社区说起。
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划船社区,实在太老了。曾几何时,东家水管说爆就爆,西家电线说断就断,要真把社区当成8小时上班的工作,那就什么也做不成,什么也办不好。
忙不完的事,让俞复玲养成一个习惯,经常手中拎个竹篮,里面放着她的饭盒,工作到哪,饿了,就在哪里吃点。
10多年过去了,竹篮和里面的饭盒,没怎么变,只是俞复玲脸上的皱纹,随着社工、书记等角色变换,一天天在加深。
而这一切换来的,是划船社区越来越整洁,越来越文明,居民幸福感越来越高……
在俞复玲的带领下,划船社区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和全国文明社区等多项荣誉。她个人也被评为全国“小巷总理”之星和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等。
社区处处系民生
“社区里什么最多?改善民生问题最多。”在俞复玲看来,她的工作,就是有效改善民生。
老社区物业管理差,是通病。2003年,俞复玲刚到划船社区担任党委书记,就遇到了社区道路低洼、管网陈旧、化粪池失修和停车难等一系列问题。
“老百姓住得不舒心,当面抱怨的,背后骂骂咧咧的,也都是常事。”俞复玲回忆。
为什么会这样?到底该怎么办?俞复玲也在问自己。
俞复玲决定,先召集党员开会,“要下决心解决这些问题,就得党员干部带头干。”
大家讨论后觉得,这些问题都事关民生,一定得破解,问题是怎么才能干好?
“之后,我召集了不下20场座谈会。”俞复玲说,先跟业主谈,再跟物业谈,还要找到意见比较大的几户人家,一个个去谈,“这样一圈下来,我心里才有底。”
老社区的物业费,一向很难收。俞复玲发现,这是个恶性循环:不交物业费——物业管理搞不好——居民怨声载道——更不愿意交物业费了。
于是,她决定从这里“破题”:先要求社区的党员带头交物业费,另外,党员干部还要带动其他群众积极配合,“很快我们的物业费收缴率,就从60%还不到,上升到了97%。”
老百姓交了钱,就一定要享受服务,对于这一点,俞复玲很清楚。
“没过多久,大家就发现,化粪池堵塞外溢和车棚进水等问题,一步步开始解决了。”俞复玲说。
他们还建立了“物居联合党支部”,让负责物业管理和业主委员会的党员,遇到问题可以及时开会讨论。
社区背街小巷改造前后,俞复玲召开了60多次听证会,采纳了数百条居民意见,再一次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工程提前10个月完工,做到了‘零纠纷’。”
为了解决停车难问题,俞复玲带着大家合理划分车位,倡导文明停车,还成立了“路路通”志愿者队伍,在早晚高峰协助疏导交通……最终,停车难也缓解了很多。
善于发现也要善于解决
俞复玲说,就业、就医、入学和养老等都是民生问题:“涵盖这么广,有问题不可怕,关键是如何有效解决。”
比如,养老问题,她所在社区一万多居民,60岁以上老人有2000多名,人口老龄化超过20%。
俞复玲说,为了应对这一现状,他们推行了社区居家养老和家院互融等方式,使得社区养老服务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另外,俞复玲还觉得,老百姓对改善民生的期望,也是不断改变的。“这就好比,成功就业了,会想着更大的发展舞台;顺利就医了,还想看看专家号。”
“所以,我们对于改善民生,也要不断更新认识,不断加大投入,不断改善服务,这样才能满足老百姓越来越高的期望值。”俞复玲说。
在俞复玲看来,改善民生发展到后来,就是大家一起追求有品质的生活,追求和谐的氛围,追求一种“最美”的心境。
“希望涉及改善民生的每个环节,都能高效运转起来,不断提升质量。另外,也要让老百姓的积极性发挥出来,大家一起提升生活品质,最终做到物质富裕、精神富有。”俞复玲说。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