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代表李世中在钢铁行业工作了30多年,从一名基层钢铁工人成长为浙江省省属重点国有企业“掌门人”——现任杭州钢铁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在杭钢流行这样一句话:“没有创新就没有思路,没有思路就没有举措,没有举措就没有出路。”在李世中看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创新精神,那是不可能做强做大的”。
杭钢今年销售收入
有望突破900亿
作为传统制造业领域的企业,杭钢是一家既没有资源优势,又没有规模优势的钢铁企业。然而,就是这样一家企业,今年的销售收入却有望突破900亿元。
“其中的经验,就是靠持续不断推进企业改革创新。”李世中说。
平日里,李世中千方百计在企业内部创造条件、完善机制,激发员工创造活力,激发人的能动性。“我鼓励员工带着思考去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经常想想流程、操作工序等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杭钢还成立了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设立“首席技师”、“主任技术专家”等职位。
一系列积极性的制度,激发了员工创造性,让杭钢的创新氛围日益浓厚。
学习了十八大报告后,李世中对创新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正如十八大报告中提到的‘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未来杭钢会进一步营造创新的环境,给想干事者以机会、能干事者以平台、干成事者以舞台。”
关注钢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李世中来京之前做足了功课。
一方面,他在杭钢先后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月度经营例会、党群工作例会,动员全体干部员工积极投入到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中去。另一方面,他通过各种方式广泛收集社情民意,把有价值的建议带到大会上。
“从去年三季度以来,受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及钢铁产能过剩、市场需求疲软、价格不断下滑、订单持续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钢铁行业正在经历‘漫长寒冬’的严峻考验。”
李世中说,他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如何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可持续发展,积极寻找出路,“只有始终坚持符合时代特征和企业实际的发展战略,才能引领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为此,李世中建议,整个钢铁行业都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采取结构优化、兼并重组和转型升级等措施,推动钢铁产业走出困境,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去年累计降低成本2.14亿
地处风景旅游城市,工业发展势必受到一定限制。但李世中有自己的理解:钢铁规模可以不扩张,但是这不等于杭钢就不能发展。
为此,杭钢很早就提出钢铁业“求精求强不求大”的发展思路。一方面,坚持把推进节能减排和加强环境保护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现在,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上,杭钢已经走在全国同类型钢铁企业前列。另一方面,以创新促转型,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做好“内涵”和“外延”两篇文章。
“内涵”就是企业内部的转型升级。杭钢在钢铁生产加工过程中,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控制产品生产成本,努力实现绿色生产。仅去年,集团就完成了32个技术进步项目,累计开发新产品99个,杭钢钢铁业全年累计降低成本费用2.14亿元。目前,杭钢的优特钢比例达到了89%左右,在全国同类型企业中居于领先地位。
“外延”就是拓宽产业链,向下游发展深加工,向上游寻找矿山资源,同时做实做强贸易流通、房地产、环境保护、酒店餐饮、矿山开采、科研设计等非钢产业。钢铁业支撑非钢产业发展,非钢产业做大之后又反哺钢铁业发展。
“这两年,通过我们的努力,杭钢的非钢产业已经远远超过钢铁业的发展。这也是我们转型升级所要达到的重要目的。”李世中说。
来源:都市快报 特派记者王屹峰文/图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