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4日讯 2009年,义乌工商学院率先在全国高校中开设淘宝创业班,招收了4个班级共120名学生。当时,学院副院长贾少华曾拍着胸脯保证:“淘宝班”毕业的学生,人均月收入将超过1万元。
实际上,即便是名牌大学毕业的本科学生,毕业后也难找到月薪过万的工作。贾少华这一承诺,自然招来一片质疑。
3年后,120名学生中,115人顺利拿到了毕业证。作为“淘宝班一期”的学员,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份成绩单:几乎每个人都在淘宝网上做生意,其中皇冠级店铺达到31家;很多人成为老板,年收入超过50万元的,至少有30人……
一切,真如看上去那样美好吗?记者进行了调查。
>>明星毕业生样本
进校时还是贫困生
离校时已是年销售额上千万的老板
在义乌工商学院,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来说,石豪杰都是一个“神话”般的人物。
3年前,19岁的石豪杰拿着简单的行李站在学校门口,他对未来还有些不知所措。因为交不起学费,第一学期,他接受了由学校提供的6000元助学贷款。
3年过去,22岁的他已经成为一家3D眼镜公司的老总,拥有5项国家专利,并与一家全球500强的企业成为合作伙伴,今年的销售额预计将达到5000万元。
作为第一届“淘宝班”的优秀毕业生,石豪杰已经成了学生们的偶像。
另一个叫李晴莹的毕业生,她是石豪杰的同班同学。入学第一个月,她用家里给的900多元生活费开了一家网店。第一笔单子,只赚了10元。等到了大一下学期,她就用开网店赚的钱买了一辆12万元的轿车;大二那年,她出资在学校设立了精英奖,用来奖励那些积极创业表现优异的学生。
毕业后,李晴莹回到台州老家,继续经营3家网店,并注册品牌开设了一家眼镜工厂。
>>更多的人仍然在奋斗
生意再难做,也比朝九晚五上班强
神话不可复制,在义乌工商学院,并不是所有的“淘宝班”毕业生都能如石豪杰、李晴莹一般,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比如张继飞和他的两个同学兼合伙人。
在义乌宗塘社区,张继飞和两个同伴挤在一套两居室的蜗居里。这里,离他们的母校,不过几百米的路程。不大的一间卧室被用作仓库,里面堆满了女性打底裤等货物——三个人经营着两家淘宝店,这是他们的主打商品。
几个月前,从学校毕业后,3人都各自回了老家。但待了一段时间,一直没有合适的事做,便又相约回到了义乌。
两家淘宝店,一家是双皇冠,一家皇冠,但几个月没打理了,生意冷清了很多。
“淘宝这种生意,哪怕一个月不打理,就会彻底失去关注。哪怕是双皇冠店,也需要慢慢重新做起来。现在一天有20多单生意,赚不了多少钱。”张继飞有些尴尬地说。
他也曾想过,回到老家丽水找一份工作,“收入顶多两三千元,和我做淘宝店差不多。如果我继续做生意,盼头可能还大点。”
经过3年的校园淘宝生涯,父母已渐渐能够接受孩子的选择,“毕竟,我们不是整天泡在电脑前打游戏。”
不过,淘宝生意和往些年相比,已经不太好做了。
“利润被摊得很薄。打开搜索,‘哗’地一下,全是同一类商品的价格,谁便宜,谁贵,一目了然。”张继飞摊了摊双手说,原先一双能赚3块钱的打底裤,如今能赚到2块已经很好了。
“即便这样,很多买家还不断说,‘亲,能不能再便宜点’。”同伴罗卡说。
进入社会的艰辛,让三人同时怀念起以前在校园的美好时光。
“在学校,快递的价格要便宜很多,教室里也24小时开通免费网络,住的地方也不用花太多钱。”最重要的是,在学校,周围都是拼命敲键盘做生意的同学,“别人一天能做几十上百单生意,你却一单都做不了,还好意思玩游戏、睡懒觉吗?”
>>数据看上去很美
115名学生
超过30人年收入过50万元
2009年,第一届“淘宝班”开学的时候,义乌工商学院就对最初的120名学生提出了一些看上去甚为苛刻的要求:大一结束时要达到月平均收入2000元;大二结束时达到月平均收入5000元;经过3年的理论学习和创业实践活动,大三毕业时达到月平均收入1万元的目标。
3年后,这些目标都实现了吗?
除去中途辍学的外,115名毕业生中,包括74名男生和41名女生,全部拿到了《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要获得该证书,淘宝网店等级至少要达到3颗钻)。据不完全统计,第一期毕业生中,皇冠店家至少有31家,在淘宝商城开店的至少6家,阿里巴巴店家至少20家。另有两人,选择从事了快递业。
根据学校的统计,在今年的毕业生中,年收入超过50万元的,差不多有30人。
“平均月收入过万,那算是保守的数据。”义乌工商学院创业学院院长朱华兵说,“当然,有些学生的收入是‘被平均’了。但全部的学生都能自主创业或就业,这一点也不虚假。他们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对我们校方来说,很是欣慰。”
>>争议
上大学=开淘宝小店?
从创立之初,关于义乌工商学院“淘宝班”的争议就从未停止过。无论是专业的课程设置,还是最终培养出来的“成品”,至今仍非议不断。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作为优秀学生毕业的石豪杰。
今年6月,即将毕业的石豪杰却面临尴尬,因为忙于打理生意,6个学期,他已经累计6门功课不及格。按照学校规定,他不仅拿不到毕业证,还要被劝退。
这样的难题,摆在了学院副院长贾少华的面前:这样的一个学生,究竟应该被退学,还是被表扬?
故事的最终结局是,石豪杰通过补考完成了学业,他的大幅照片还悬挂在了学校最显眼的地方,作为对后来的学弟学妹的一种激励。
“到我们学校来读书的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都算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毕竟他们高考成绩不太好。”工商学院创业学院院长朱华兵说,“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其他方面没有自己的特色。甚至可以说,在一些方面,他们比其他的大学生更为出色。”
发挥学生们的特长,帮助他们成长,这便是学院当初设置“淘宝”班的初衷。作为创业教育的实践者和执行者,朱华兵认为,当初选择的这条道路是正确的。
>>对话
记者:有人把淘宝创业班等同于淘宝班,你怎么看?
贾少华(义乌工商学院副书记、副院长):无法否认,淘宝是最容易入门的创业途径,作为刚进校园的学生,在淘宝完成原始积累,等到毕业,转型起来也很容易。实际上,很多学生在毕业后都开始了转型,有的做实业,有的办厂,有的搞批发,都做得很好。
记者:“淘宝班”的学生,和普通小商贩有何区别?
贾少华:这要看怎么去定义小商贩。创业其实有很多阶段,一开始必定是资本的原始积累。工商学院原本就是一所高职院校,不是清华北大,目的只是让学生走出校园后能够养活自己。我们的学生不仅能够养活自己,还能创造就业机会,这难道不是更好?
记者:学生在校三年,除了开淘宝店,还能获得什么?
贾少华:我可以说,在我们学校学习15天,就可以在一家普通的电子商务公司称职地上班。不同的人才需要不同培育机制,刘翔,孙杨,他们能从普通的机制中培育出来吗?如果真要说学校为“淘宝班”的学生提供了些什么,至少有几个方面:实践的机会;创业的氛围;摒弃一些没有意义的课程;提供创业的服务,比如快递和货源等。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