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壮美的西北边陲新疆,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跨越万水千山,辞别挚亲好友,怀着一颗赤诚之心,以一腔热血,为新疆的发展与稳定奉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他们,是遍布天山南北的援疆干部群体。
出席党的十八大的代表中,有的是“现役”援疆人,有的是曾经的援疆干部,还有更多代表以不同形式关注、支持新疆的发展。大会期间,本报记者专程采访了这些“援疆代表”。那些印刻在他们心中的援疆情怀和“新疆情结”,深深打动了我们。正是这样的情结,让兄弟省区市与新疆人民的心紧紧地系在了一起。
进疆为什么?
“和田就是我的家,只有把这里当自己家,才会发自内心地把家收拾漂亮。”援疆干部、和田地区公安局刑侦支队刑科所所长杨剑代表说:“到和田两年多了,我已经是一个和田人了,这里有我的父老乡亲,这里等着我建设呢。”
“十八大召开这几天,江苏省对口支援伊犁前方指挥部正在督查援疆工作的情况。”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副书记、州长马宁·再尼勒代表介绍说:“援疆干部是怀着奉献边疆、报效祖国的信念来新疆工作的,他们所做的这一切每一个新疆人都不会忘记。”
事实如此,援疆干部们正在用真情谱写着边塞新曲。
十八大代表、三门峡市市委书记杨树平所在的市承担着对口支援兵团农十三师柳树泉农场的任务,他见到本报记者格外亲切。他真诚地说:“只有像沙漠胡杨、戈壁红柳一样,深深扎根于祖国西部边陲,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以辛勤的汗水和劳动,圆满完成援疆任务,为当地百姓造福。”
“每次下乡,老乡都会热情地请我到家里坐坐,拉着我的手,感谢的话说不完。这让我更加坚信,我在做一件伟大而有意义的事情。”杨剑说。
在疆做什么?
十八大期间,中央直属机关代表团、中央企业代表团与新疆代表团同在一个驻地,讨论会场也相邻。中直机关代表团中有不少是中央机关、国务院各部委的领导,央企代表团里几乎都是“国字号”央企负责人。两年多来,他们很多人一年数次地频繁来疆,是新疆人的“熟面孔”了。
于是,在驻地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部长、央企老总与新疆代表“捉对”交谈,内容多是询问政策落实、项目进展、资金到位等,对新疆的关心之情溢于言表。而来自自治区各地州的代表也抓住机会进行对接。
央企代表团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董事长蒋洁敏代表在讨论间隙遇到新疆团的陈新发代表时,就问起了新疆油田新项目的进展情况。“加大在疆投资力度、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进程、帮助新疆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这是央企的责任,也是援疆的重要内容。”蒋洁敏说。
“援疆工作有具体细化的要求,为群众办实事、改善民生是头等大事,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杨树平介绍说,2011年三门峡市对口支援的柳树泉农场项目共4个,占河南省援助农十三师项目资金总量的80%,并全部用于民生项目。
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这为推进援疆工作提供了新机遇、新动力、新目标。
马宁·再尼勒代表说:“今年江苏省援伊资金达12.4亿元,安居富民和定居兴牧等民生工程投资高达7亿元,占年度计划援疆资金投资的52.2%。这充分说明,援疆是为民造福、改变农牧区面貌的大好事。”
离疆留什么?
江苏援疆干部把伊犁各族人民当作亲人,忧群众之所忧、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他们迎风踏雪,走乡村、访农户、进毡房。“他们将汗水挥洒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一起见证着伊犁的发展变化。有太多的感动瞬间,留在伊犁人的心头。”马宁·再尼勒满怀感情地说。
新疆的发展离不开八方支援,援疆干部也在援疆过程中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历练,实现着自身的价值。援疆期满后,不少干部选择留下。“我收到派往新疆的干部一次次要求延长在疆工作时间的报告,每一份都充满真情,我很感动,我为三门峡的干部感到自豪,更为他们能和当地群众拧成一股绳、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而骄傲。”杨树平说。
真情带来变化,真心赢得感激。北京代表团讨论时,市妇联主席赵津芳代表向大家展示了从和田传来的一张彩色图片。画面上,一列火车正满载和田大枣、雪白的棉花、红彤彤的石榴,奔向首都北京。这是北京市妇联对口支援的皮山农场的妇女依巴代提·艾山和姐妹们赶织的艺术挂毯的照片,表达了边疆人民对兄弟省区市的无限感激之情。
“三年援疆路,一生新疆情。”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新疆的明天一定更美好!这是所有代表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