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多元就能买下平板电脑
和几百元手机充值卡
江苏的消费者汪先生前几天来到杭州旅游,同时也在寻找一家叫做“中国电视购物会员中心”的单位。从今年7月份起,他陆续从这家“会员中心”购买了12000元的商品,“其中,有一大部分都是不能正常使用的。”
汪先生说,该中心最初是通过电话联系上他,并向他推销产品的。“他们一开始自称是好易购,陆续向我销售了3D眼镜、平板电脑、‘欧莱雅’化妆品等东西,但我后来打电话给好易购,对方说并不知道有这回事,也没电话推销过那些商品。”
商家发给汪先生的一张会员卡,是“中国电视购物会员中心”的“VIP卡”,背后条款中指出持卡会员可享受5至8折的优惠。汪先生说,他曾以700多元的价格买下一部平板电脑,还附赠几百元的手机充值卡,但他后来发现充值卡无法使用,后来购买的3D眼镜也是一样。
“我和商家反映收到的商品有问题,他们总是说会给我补偿,并继续推销一些特别‘优惠’的新商品给我,但到现在也没有补偿。”汪先生说,他意识到自己可能花冤枉钱买了一堆“垃圾”后,和商家协商退货,对方却迟迟不处理,向相关职能部门投诉后,工作人员根据其提供的地址,也找不到这家“中国电视购物会员中心”。
神秘的“中国电视购物会员中心”
是个什么组织?
在杭州市工商红盾网上,记者并未找到“中国电视购物会员中心”的企业信息。工商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企业或个体工商户一般都以“……公司”为名称进行注册,而非“……中心”。没有找到“中国电视购物会员中心”的相关信息的可能性也有多种,比如这家单位没有在工商部门注册过,或者是在外地注册的,又或者是以其他名称注册的,都无法在杭州市工商红盾网上找到其企业信息。
“中国电视购物会员中心”向汪先生提供的地址也是无效信息,这不得不引人怀疑。在网上搜索“中国电视购物会员中心”,不少网友发帖质疑其为“骗子”,反映其产品“以次充好”,并且设“中奖骗局”等等,反映的情况甚至收到的商品,大多与汪先生类似。
宁波的一家媒体在今年10月底报道,北仑有位77岁的老人在半个月内,接连3次接到自称某购物中心的电话,称只要付较少的费用就能得到丰厚的大礼包,他花了钱,不是最后没拿到对方允诺的东西,就是拿到的只是劣质产品。当地消保部门工作人员多次与先前和他联系过的“中国电视购物会员中心工作人员”联系,但都未能联系上。
离职工作人员也不愿透露公司确切信息
汪先生说,“中国电视购物会员中心”方面与他有过联系的主要有3人,一位是销售人员何小姐,一位是“汪会长”,另一位是“陈经理”。而何小姐已经离职有一段时间了。
昨天,记者拨打了这位何小姐的电话,表示希望其能提供“中国电视购物会员中心”的地址,但她听完这个要求就挂掉了电话。随后,记者又联系了“汪会长”,对方表示,他已不是“会长”,大约在一个月前已从该公司辞职了,主要是因为有自己创业的打算。
被问及“中国电视购物会员中心”的情况,这位汪先生也回答得十分谨慎:“我原先从事的主要是商品宣传、推介方面的工作,除此以外,公司其他的情况我也不是很了解。在我辞职后,听以前的同事说,公司也换了地址,新地址我也没有去过。”
但记者提出了网上的质疑和曝光信息后,汪先生答复说,“中国电视购物中心”是一家正规的公司,早在1978年就成立了,除了杭州以外,还在全国很多地区设有店面,也有自己的网站。“但至于公司的主营业务、销售渠道、货物来源等,恕我无可奉告。”对于消费者的投诉,汪先生建议其与公司现任相关负责人联系。
记者又拨打了“陈经理”的电话,但无人接听。
消费者若遇到类似事件,
可及时向12315工商申诉热线举报
前两天,消费者汪先生找到本报维权记者,并且出示了自己购买的一套3D眼镜和“电子棒”,还有一叠顺丰的运单,目测有好几十张。3D眼镜看上去做工一般,“电子棒”是一个类似优盘的物件,插到电脑上后可收看电视节目,汪先生说,“电子棒”可以正常使用,但3D眼镜不能。
“商家每次都是通过顺丰发货给我的,货到付款。”汪先生说,事后,他也找顺丰速运帮助协调过,但毕竟他已经签收付款,很难再挽回损失。记者看到,在运单上,商家并未留下自己作为发货方的地址,而只是写“客服部”之类的字样。
以往电视购物产生的消费纠纷中,消费者反映多是通过货到付款的方式结账,在签收时没有仔细检查商品,或者没有看出什么问题,在付款后试用时才发现问题,可商家收了钱以后,往往很难再同意退货。
对此,顺丰速运提醒消费者一定要确认清楚再收货,如果在事后才发现收到的是假冒伪劣商品,要及时向工商等职能部门反映,顺丰也会配合相关调查工作。“我们会将收货方的投诉反馈给客户,让其引起重视。对于投诉率太高的客户,我们将不再接它的单子。”
昨天,顺丰速运的工作人员回复记者称,他们已和汪先生取得了联系,并密切关注此事,“我们查询后了解到,汪先生这些单子的发货方在宁波,我们将再从中沟通协调,尽可能帮他挽回损失。”
汪先生向本报维权热线85188518联动的12345市长热线反映:今年7月份,我接到一家自称某电视购物公司的来电推销产品,我陆续向其订购了36个礼包(一张500元充值卡、一副3D眼镜、一个电子棒、4套欧莱雅化妆品),共计12000元。收到货物后发现充值卡无效,3D眼镜无法使用,与商家协商至今未果。
每日商报 记者 陈伊丽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