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5日讯 短短两分钟,明明在身边的银行卡,却在异地遭人疯狂取款。遇到这样的事情,要如何保留证据,才能使索赔更有把握?市民谢先生一系列保留证据的措施,我们或许可以学学。
11月2日零时11分,家住市区水心的谢先生手机短信响个不停,他拿起一看,不禁吓一跳,自己尾号为6254的银行卡正在一台ATM机上取款,可这张银行卡明明就在身边。
谢先生当即打电话挂失,要求冻结账户并报警。虽然动作迅速,但在短短两分钟内,谢先生的卡里,包括被扣除的手续费在内,共失去了16980元。
10分钟后,警方赶到,谢先生将银行卡拿出,让民警拍照,以证明卡未离身。谢先生的银行卡在市区吴桥路一处银行网点办理。此后,谢先生与发卡网点取得联系,向对方反映情况,并确认钱是在广东一台ATM机上被取走的。
谢先生感叹,他的银行卡经常有款项出入,幸好办理了手机短信提醒业务,才第一时间得知银行卡被盗刷,不然损失可能更大。他说,在沟通中,发卡网点一度表示,可承担七成赔偿责任,但此后又要求他去找仲裁机关解决。
昨天,记者随同谢先生一起到银行交涉。该营业网点相关负责人称,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谢先生所持银行卡的磁条被人复制,密码也泄露了。他们要等警方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调查清楚后,再与谢先生进一步协商解决。
“银行不可能随随便便就把钱‘赔’给客户。很多事实都需要司法部门认定。即便最后银行要承担全部责任,也要由法院判决,才可以出这笔钱。”浙江卓朗律师事务所律师金金孟指出,谢先生最好通过诉讼途径解决此事,像类似案件,温州的判法一般是认定银行保管不当担负全责,如银行有证据证明用户存在密码泄露等方面的过错,用户应承担相应的责任。谢先生事后所采取的系列措施,就保留证据而言,已经基本做到位了。
永嘉县黄田派出所副所长杨建爱也认为,像这种情况,保留证据最好的方法是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查明在何时何地被取款。如果有需要,可以建议公安机关到取款地调取有关证据,使索赔更有把握。
记者注意到,网上还有一种证明卡未离身的做法流传较广,即迅速到最近的银行柜台或ATM机进行一次存、取款交易,并保留凭证。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