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9日讯 这几天,嵊州市崇仁镇高湖头的村民正忙着赶建蓄水池,再过一个星期,该村毛竹园开始覆盖砻糠稻草,需要大量用水。以往笋农最担心的就是没水灌溉,无法扩大覆盖面积,等工程完工,笋农就不用再担心水源问题了。
在高湖头村村头,一辆辆挖掘机正在抓紧施工,连接山体的管道已经安装好了。“这是村里赶建的其中一个水池,现在村里在搞竹笋精品园基地建设,今年的砻糠覆盖面积将达到30多亩,下个星期村民就要开始覆盖砻糠稻草,用水量比较大,所以这几天正在抓紧赶工。”该村村支书丁善庆介绍说
嵊州市崇仁镇高湖头村有2000多亩毛竹园,毛竹成了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2010年下半年,崇仁镇政府农业部门组织工作人员去湖州参观考察砻糠覆盖技术。当年,高湖头村共有7亩竹园运用砻糠覆盖技术。去年元旦后,覆盖了砻糠的毛竹春笋提早上市3个月左右,价格每公斤高达100元。尝到甜头的笋农打算大面积运用覆盖砻糠技术,但是此技术需要大量水源,用水成了制约笋农发展的一大问题。
“用砻糠覆盖一亩竹园需要50吨水,村里只有2个小水池,根本不够用。”相夏琪是该村第一个用砻糠覆盖技术种植毛笋的,他告诉记者,在铺稻草之前,需要把竹园打湿,铺上稻草之后又要把稻草打湿,用来发热,然后才能覆盖砻糠,这样一来,一亩竹园用水就在50吨左右。相夏琪的竹园旁刚好有个水塘,但其他笋农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很多笋农只有到很远的地方去引水,有的根本就引不到水。
去年,崇仁镇政府农业指导人员及时掌握了这个信息,曾多次和农业部门工作人员前来查看情况,最后商定,一边在村里建4个蓄水池,引用山水,然后再分头接起水龙头。一边引用附近村的水库水,确保灌溉用水。
目前,已有2个蓄水池基本完工。记者在其中一个完工的蓄水池看到,水池蓄存山水和雨水后,利用管道将水送到竹园里。在不远处路边,还立着一个个水龙头,一拧开水龙头,水就哗哗地流出来,笋农就可以用软管将水接到园里。
“有了这些蓄水池,笋农用水就方便多了,等明年还可以再扩大覆盖面积。”丁善庆说。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