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1日讯 估计到今年年终盘点时,皮鞋,不会是中国百姓食品领域里“最忙活”的唯一主角,“塑化剂”一定会横插一脚。
塑化剂,即我们常说的增塑剂,这个老百姓生活里原本的冷僻词,多次跃入大众视野:它曾是2011年5月台湾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角,之后还曾爆出方便面塑化剂超标事件。
本月,塑化剂又开始忙碌——
昨天,全球有20个时尚服饰品牌,被绿色和平组织检出含有毒化学物质与塑化剂,其中包含阿玛尼、CK、Zara、Levi's等知名品牌;而前天,白酒“酒鬼酒”被爆检出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英文简称DBP)含量超标260%。
塑化剂到底是怎么和食物、衣装扯上关系的?是因为塑料包装吗?生活中我们如何会遭遇塑化剂?我们是不是应该拒绝一切塑料?
昨天,记者采访了浙江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多名专家,期望能解读一下塑化剂很忙背后的“塑料危机”。
塑化剂“跑”到食物中,和油脂有关
作为一种工业用塑料软化剂的成分,塑化剂为啥不止一次地出现在食物里?什么是诱导塑化剂大量“迁移”的主要因素?
对此,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柳春红与同事一起有过研究,论文发表在去年的《食品科学》杂志上。论文称,受包装中的塑化剂溶出影响,市售方便面和方便米粉存在不同程度的塑化剂污染。
昨天记者致电柳春红,她告诉记者,食品包装、制作工艺中的很多用具,都有可能是塑料制品,像酿酒工艺里,有的管道、容器,就可能是塑料产品, “因为塑化剂存在在产品中,状态不是十分稳定,如果环境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它有可能溶出,导致最后‘跑’出来到食物中。”
浙江大学教授刘东红昨天告诉记者,制作塑料包装材料的高分子材料很多,其中聚氯乙烯PVC含有塑化剂成分相对比较多,日常生活中,像有的保鲜膜,或者一些一次性塑料袋,就是用聚氯乙烯为原材料的,主要因为它耐腐性、外观特性比较好。
塑化剂,遇上含油脂的食物,如肉类,就比较容易“迁移”。
比如,用“非微波炉专用容器”加热食物、直接用普通塑料制品装食物放入微波炉加热、用不合格的一次性饭盒装热快餐、用非食用塑料袋装滚烫的食物……都可能让塑化剂跑到我们的食物中来。
“塑化剂‘迁移’,跟温度、和时间因素成正比,温度越高、时间越久,‘迁移’的塑化剂就越多。所以,短时间、低温中用塑料制品装一下肉类等,没有问题。”刘东红说,“一般来说,酒是不太会用塑料容器装盛的,因为乙醇(酒的主要成分)本身就是一种溶剂,再和塑料长时间相处,很容易引发各种‘迁移’”。
每天喝一斤白酒,会超标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应铁进教授说,塑化剂是一种环境激素。环境激素是什么意思?就是在环境中存在的,相当于人体内作用的激素。塑化剂这个物质,相当于人体内的雌激素。很可惜,它是多余的。
对此,浙江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所长朱心强教授作了更详细的说明。朱心强研究毒理学有20多年。昨天他告诉记者,近50年来,成年男子的平均精子数减少了一半,男性生殖系统发育异常的发病率几乎增加了一倍,都与“类雌激素”及其类似物入侵人体有关。
那么我们要尽可能避免塑料制品?
“呵呵,塑料制品深入生活的每个角落,可能是无法避免。尽可能少用塑料制品装食物,尤其是加热食物。盛水问题不大,因为在水里,塑化剂是不会溶出的。”不过应铁进说,少量摄入塑化剂问题不大,“它是能够在短时间里排泄掉的。”
刘东红也说,大家不用太惊慌,比如衣服中的塑化剂,“女孩子穿的有涤纶成分的衣服,含有塑化剂,算不上有毒成分,洗洗晒晒就会消除。”
记者发现,这次查处白酒塑化剂超标的依据,是卫生部《卫办监督函【2011】551号》文件,文件要求,食品中塑化剂DEHP、DINP、DBP的最大残留量分别为1.5mg/kg、9.0mg/kg、0.3mg/kg。
刘东红和同事昨天在讨论这个热点事件的时候,作了一个推算:按照酒鬼酒DBP超标260%的量,按照欧盟的每天可容忍摄入量标准,再结合白酒的密度等数据,如果一个成年人要达到这个摄入量标准,就相当于每人每天要喝一斤多的白酒,一般人也没有这个“海量”吧?
她说,大家不用过于恐慌,因为欧盟食品科学与技术委员会在近年作过风险评估显示,塑化剂并不存在限量危害(摄入多少量导致什么疾病),也不是致癌的直接物质。只有DEHP这种塑化剂,是导致男性生殖系统发育异常的元凶之一。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