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2日讯 这是一条记录台州变迁历史的路,它曾经连接黄岩和椒江,承载过几代人匆匆的步履,也见证过昔日人旺车盛的喧闹与繁华。几乎所有的“老黄岩人”,都记得这条路的名字——黄海路(黄岩-海门)。
在这条路上,留下许多人宝贵的时代记忆。如今,黄海路的热闹景象已不复从前。在黄岩上辇段,与它毗邻的82省道车来车往,早就取代它当年的地位。很多年纪稍轻的人甚至根本就不知道有条黄海路。
至今,黄海路沿路还住着很多人家,黄岩江口村书记金永正是其中一个。出生于1966年的他,与这条路有着深厚的情缘。在他的脑海里,还萦绕着一些印象深刻的画面:每天天放亮,就见银锄飞舞,忙于筑路的人们准时出现。在热火朝天的黄海路施工现场,“人民公路人民建,建好公路为人民”的横幅,在蓝天下显得分外醒目。
“当地群众都自告奋勇参与造路,并且日夜奋战,默默地奉献。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支援黄海路建设,当时的场面令人感动。”往事历历在目,金永正至今难以忘怀。
黄海路于1978年1月开始施工,那时金永正家也分到筑路任务,大约有20平方米左右的面积。父亲就经常带上他,拉着一辆手拉车,迎着朔风、冒着严寒,赶往两公里外的炮台山去取岩石渣。250多公斤的石渣,严严实实地压在手拉车上,父亲在前吃力地拉着,金永正在后使劲地扶着车。父子俩把一车车拉回的石渣,均匀地摊倒在路基上。
“众人拾薪火焰高”,经过两年多努力,新建的黄海路于1980年10月1日正式开通。从此,黄海路人来车往,迎来它的一段黄金岁月。
1986年,金永正东挪西借,花1.2万元,买了一辆意大利进口的“韦士伯”方向盘式三轮摩托车,这也是当时江口第一辆方向盘式三轮摩托车,用的是汽油。金永正用它跑起了运输,有客时载客,有货时运货。每天,他的车行驶在黄海路上,生意好的时候,可以跑8个来回,能赚60元钱,这在当时可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了。这条路,可以说成了金永正的致富路。
1992年,淘到第一桶金的金永正,买了一辆二手面包车,那车由医院的旧救护车改装而成,用它来接送客人,比原先的三轮摩托车要舒适很多。之后,他又“鸟枪换炮”淘汰了老面包车,开上了新公交车。车子不断地升级,没变的是轮子下那条熟悉的黄海路。
现在,步入中年的金永正,经过多年打拼,已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汽车货运公司,同时还创办了一家企业,专门生产汽车配件产品。
陈云琴是地道的江口人,她也亲历了黄海路的兴衰变化。当年,她随父亲造路时,年仅18岁。工程开工的时候,正是冬天,没有遮挡的工地,寒风挑衅着每个建设者的热情,她双手冻得几乎握不住铁锹,却忙碌不停。
35年,弹指一挥间。如今的黄海路,虽然因为1998年82省道的开通而不再那么热闹了,但江口段沿线,仍然坐落着9个村。这里的数万居民,离不开黄海路带给他们的便捷出行,也离不开街道两侧商铺带给他们的便利生活。有人的地方,必有路。对于这些沿线居民来说,黄海路不只是一条公路,更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无法分割。
或许,多少年以后,黄海路的某一段会变成了一条有故事的古街;又或许,它将只留存在文本记载中和一代人的记忆中。
-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台州临海紫阳街揭牌
- 台州5村落列浙江首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
- "霸道"电线杆带来隐患 黄岩供电局:先有杆后有路
- 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人民论坛·新征程 新使命)
- 临平新天地举办“水·街·记忆”原创油画展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